■任广峻
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必须坚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这就需要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加强和完善党的主导性塑造,全面从严治党,把党塑造成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
建设学习型政党,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指导。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增强执政本领”的重大战略任务,并把“增强学习本领”列为全面增强党的八大执政本领的首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党的领导和推动,面对新问题、高要求,全党同志需要加强学习,适应新时代,提出新理论,建设学习型政党。
建设学习型政党,要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系统推进学习,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坚持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认真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结合、知行统一,提高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历史思维、底线思维、法治思维等能力,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指导。
建设服务型政党,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价值诉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建设服务型政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履行执政责任的态度、决心和勇气的体现,建设服务型政党对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服务型政党。一是坚持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本质属性,也是最重要的执政方式,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价值诉求。只有把人的发展作为衡量改革成果的第一标准,才会常怀爱民之心,恪尽为民之责,善办利民之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得到真正落实;二是构建有效的为民服务渠道和方式,坚持服务于民、方便群众。建设服务型政党重点在如何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更好地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建设服务型政党,就必须不断探索加强党的建设之路,构建更多行之有效的服务群众的渠道和方式,实现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建设创新型政党,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不竭动力。创新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型执政党,是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的党,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党。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如何更好地推进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关键看党能否按照创新型执政党的要求加强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需要新理论、新方法、新制度,需要用创新思维去解决前进路上的新情况、新问题。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在新时代,无论是全面深化改革、适应经济新常态,还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机制、创新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我们都需将创新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建设创新型政党,推动各项事业取得创造性成果。同时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创新本领,创造性推动工作,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支持各类人才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全面从严治党,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根本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保障。
全面从严治党。一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二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三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一支忠实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忠诚干净担当、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四是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五是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加强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执行,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六要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七要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增强党自我净化能力,根本靠强化党的自我监督和群众监督。
(作者单位:中共济宁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