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辛婷婷
“今天,我接待了15对离婚辅导夫妻,其中有7对是遭受过家庭暴力的,有2对是家暴导致离婚的直接原因。”济宁市高新区婚姻家庭辅导中心的辅导老师秦亚茹说。据统计,今年以来济宁市县妇联接待来电来访的维权案件592起,其中反映家庭暴力的就达151起。随着家暴信访案件的逐步增多,济宁市妇联充分发挥职能优势,通过推动建立反家暴联席会议制度、开展“幸福护航”婚姻家庭辅导以及创新形式的宣传构筑起完善的反家暴维权体系。
反家暴联席会议制度
让家庭安全编织防护网
“我们在接访工作过程中遇到很多妇女、老人反映遭受家庭暴力的情况,面对受害人的遭遇,我们在同情、劝导、提供法律咨询援助的同时,深切感受到建立反家暴联席制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济宁市妇联权益部的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反家暴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司法、民政、妇联等多部门的联动,今年六月份,济宁市妇联联合市法院、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民政局、市司法局等9个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建立济宁市反家庭暴力联席会议制度的意见》,明确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成立济宁市反家庭暴力联席工作领导小组,济宁市妇联主席、反家暴联席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丽指出,要以反家暴为基点,以幸福婚姻为目标,健全各部门协同工作机制,促进全社会共同关注这一重要社会问题,发挥反家暴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畅通反家暴维权渠道,建立和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建立以来,定期召集联席会议,推动“12338”妇女维权热线提供法律咨询、援助,设立反家庭暴力临时庇护场所,为符合条件的家庭暴力妇女提供临时庇护;设立“反家庭暴力维权工作站” ,为遭受家庭暴力案件的妇女提供法律援助;指导公安机关、法院开展反家庭暴力工作,依法出具反家暴告诫书、人身保护令,为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儿童提供法律咨询、依法维权、避难保护等多层面全方位保护。
“幸福护航”婚姻家庭辅导
让幸福婚姻远离家暴
采访过程中,笔者在济宁任城区婚姻登记中心看到,登记大厅旁两间布置温馨的房间里,一位心理咨询师正在为前来办理结婚登记的五对新婚夫妇进行婚前辅导,宣讲各类家庭暴力知识,另一位咨询师则正在对前来因家暴办理离婚手续的夫妻进行疏导和劝解。济宁市妇联开展“幸福护航”婚姻家庭辅导,积极探索发挥“婚前引导、离婚劝导、心理疏导、情感辅导、法律指导”五大功能,坚持防调结合、以防为主工作理念,过程化推进“婚前辅导、婚中调解、离婚疏导”三项服务,做好家庭暴力等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工作。延长服务链条,面对暂时劝和的家庭,济宁市妇联建立了“劝和”回访机制,通过电话回访,跟进问题解决情况,在重大节庆日期间上门走访,为遭受家暴的家庭送去温暖与关怀。
此外,济宁市妇联联合市民政局、市司法局、“12338”维权服务热线成立济宁市婚姻家庭辅导服务指导委员会,实现县级婚姻家庭辅导中心全覆盖,依托市县镇村妇女儿童家园、妇女之家、“和为贵”调解室等阵地,建立婚姻家庭辅导服务站,将婚姻家庭辅导工作向基层、向家庭延伸,打造“家门口”的服务阵地。
创新宣传路径
让反家暴观念深入千家万户
家庭暴力事件源于家庭,根在观念。如何从根本上遏制暴力行为的产生,济宁市妇联积极创新宣传方式,积极引导家庭形成和谐文明的氛围。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个注重”重要指示精神,挖掘孔孟之乡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展孔子故里好家风活动,近年来全市共发放家风家训宣传页800余万张,书写家训10000余条,组织优秀家规家训家风宣传活动1500余场次;成立“公检法司”志愿者宣讲团,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山东省反家庭暴力条例》等法律条例,今年以来,持续深入镇街、社区开展反家暴普法宣传活动50余场,建立受害者心理辅导机制,对遭受家暴的妇女予以心理辅导及相关救助;制作反家暴动漫宣传片,广泛利用电视、广播、新媒体等宣传途径,在社区(村)广泛开展反家暴宣传活动,让反对家庭暴力的观念深入人心。
多措并举不断推进反家暴维权工作,提升整个社会对于家庭暴力行为的正确认识,切实保障家庭成员特别是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当好妇女群众可以信赖和依靠的娘家人,履行好妇联组织参与共建共享美好社会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