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湖水遍波光,邹鲁大地瓜果香。8月10日,北部战区陆军原副政委张建华少将回到家乡邹城,参加了一场关于儒家山水文化的研讨会。
“我是从邹城走出去的老兵,虽离开家乡46年了,可一直情系家乡,质朴的农民本质始终没有变,只要有机会,我就会回来走走看看。”家乡的山水、家乡的人民、家乡的变化,都被张建华深深记在心里,成为他的精神力量。
我家就在凫山下
张建华将军的老家,是西凫山脚下的邹城市郭里镇郭一村,伏羲女娲的美丽传说陪伴着他长大。“我从小就想爬到山顶上去看看,到底有什么神奇东西,可这个愿望直到今年才真正实现。”大年初一,回老家过年的张建华登上了西凫山。站在山顶上,羲皇庙遗址,在建的伏羲文化产业园,以及远远近近的村庄尽收眼底。万千思绪中,一首《 己亥年登故乡西凫山》奔涌而出:“千古西凫居中鲁,漫山祥瑞圣光拂。羲皇画卦识天位,神母寻石赐地福。滚磨成亲兄妹配,捏泥造命女男姝。盛世重筑爷娘庙,功德无量百世殊”。张建华说,伏羲发明了八卦,帮助人们了解天气用于农事,教人结网渔猎,创立了文字、婚姻制度,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巨大困难,他们没有退缩,总是不屈不挠地去克服,使人类得以延续和发展。“他们总是在战斗与奉献。而这种精神,正是我们应该弘扬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这种精神的潜移默化下,17岁的张建华离开家乡投身军旅,凭着能吃苦、爱学习、勇拼搏的精神,得到了组织的认可,先后担任某集团军炮兵旅政委、某训练基地政委,某集团军装甲师政委、集团军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济南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北部战区陆军副政委。
“家乡的山我只爬过西凫山、凤凰山、峄山,家乡的山太多了,并且都在变绿变美。儒家的山水文化立足于绿水青山,人民的幸福生活也是从绿水青山中来,守好发展好绿水青山,就是为百姓创造了金山银山。”
亚圣孟子居中堂
张建华将军家的中堂,是一幅亚圣孟子立像,配联“汉柏秦松骨气,商彝夏鼎精神”,意为秦汉松柏一般不屈不挠的骨气,夏商时期礼器一般的历久弥坚的精神。秦松汉柏,商彝夏鼎,都体现出了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不屈气节,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
“孟子是我的偶像。在这位2300多年前的圣人身上,流淌着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孟子是孔子思想的集大成者,对儒学的发展既继往开来,又推陈创新。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将孔子的“仁”爱观,发展为施‘仁政’。我们共产党所倡导的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等核心思想,都是从孟子那里获得了思想滋养。”张建华将军对孟子思想、儒家文化侃侃而谈着自己的理解,流露出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儒家思想的谙熟,对家乡人文历史的关注。
张建华将军的母亲,今年86岁了,一直住在老家。每逢老人生日和清明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只要时间允许,将军都回家陪伴老人。他说,老人现在不缺吃不缺喝,物质生活是比较好了,陪伴只是让母亲精神上更有寄托。孟子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自己作为军人,自当保家卫国;作为儿子,也当孝敬父母,二者没有冲突。爱的途径是推己及人,对自己的家人充满爱,也会对别人、对国家充满爱。
“孟子是家乡邹城的,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作为孟子故里人,我为这位家乡的圣人感到骄傲。孟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特殊的重要贡献,我们要深入学习,兼收并蓄,学以致用。”
我为家乡鼓与呼
在2017年的全国“两会”上,作为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张建华将军,联合军队26位女代表,向全国人大郑重提出了以孟子母亲为典范,设立中华母亲节的建议,在全国引发了热议。他说:“家乡邹城已连续13年成功举办母亲文化节,有力弘扬了孟子思想、母教文化,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有责任、有义务为中华母亲节的设立鼓与呼。”
张建华将军还时刻关注着邹城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每次的全国县级城市排行指标下来,他都要从中寻找邹城的位置,然后细细分析比较。2018年5月,张建华将军参加了凤凰山国际旅游度假区“中华母亲园”奠基仪式,他说这个项目很好,成长起来后,将会形成“北有尼山圣境,南有中华母亲园”的文化圈,可以成为让文化根植、成长、茁壮的沃土。
家乡山水好,人文历史好,经济基础条件好。张建华将军说,邹城要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就需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在经营方式上做好传统产业的嫁接改造;发展文化旅游,延伸文化产业链;加快城乡融合,“就地就便”城镇化;提高城市品位,增加文化的内容与含量……建议中字字饱含对家乡深情。
张建华将军说:“前段时间,我在全省跑了六十多个乡村进行调研。我认为,土地潜隐着巨大的生产力。邹城拥有农村人口近八十万,加强农业建设,加快农村发展,把土地大文章做好,就能取得巨大效益,期待家乡的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