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8日
首页
第06版:

泗水县“乡村赋能”上线——

“手机扫码购物”把爱送给贫困户

■本报通讯员 包庆淼 张腾飞 姚树华

时下,淘宝购物、京东购物,各种购物平台“眼花缭乱”,手机购物已成为广大消费者的重要购物渠道,商家也充分利用购物平台将产品信息不用成本地就使销售渠道像蒲公英一样变得无处不在!泗水县搭建电商系统,启动圣水峪镇“乡村赋能”工程,巧妙地将手机购物平台引入到扶贫领域。该平台自5月5日上线运营,现已开通60个村级店铺和2008个贫困户个人店铺。截至10月31日,赋能电商平台完成销售收入118.3万元,实现利润10.6万元。

在圣水峪镇乡村赋能运营中心大厅内的乡村赋能大数据屏幕上,图文并茂地实时显示着几块内容:销售数据,今日销售总额、本月销售总额,贫困户增收排名、村集体增收排名,全国赋能总人数,销售走势图,电商总体情况等。

“目前,村集体增收排名第一的村是八士庄村,交易金额为175832.5元,增收16425.9元。贫困户增收排名第一的是冯会岱,交易金额为30102元,增收2525.6元。”乡村赋能运营中心负责人张宏幽默地说,“只要用手机扫码圣水峪镇乡村赋能平台购物,就可直接将爱送给贫困户。”东仲都村贫困户李周常在领到第一笔乡村赋能平台的102元钱时,激动地说:“感谢好时代,感谢好政府,感谢好心人!”

据张宏介绍,圣水峪镇乡村赋能工程依托泗水思源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合作,在泗水县率先启动,该平台为销售特色产品平台,做到一村一店、一户一店。每个店铺生成独立的二维码,设置统一的分销价格,方便进行推广销售。村级店铺交易产生的利润归集体所有,贫困户店铺交易产生的利润归集体、贫困户共同所有,集体占30%、贫困户占70%。

立足县情和实际,提出“扶贫+”思维方式,着力整合各方力量、多层面资金,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精准扶贫,力求形成“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全方位带动”。截至去年底,全县已有5.2万人脱贫,138个贫困村摘帽。在全省成功创造了以“扶贫+”思维实现“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山区脱贫模式。探索通过电子商务等新型媒介助推销售本地优质农产品的模式和路径,也是他们“扶贫+”思维的一个重要体现。去年年底,该县为助力村集体增收、农业增效和精准脱贫,加快乡村振兴步伐,选择党委班子战斗力强、农产品资源丰富、电子商务基础好的圣水峪镇作为试点,探索出“3+5”模式推进乡村赋能工程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

圣水峪镇政府副镇长王宁对他们实施的三项赋能工程信心满满,耳熟能详。一是实施产业赋能,引导百姓致富。积极打造“圣水峪”镇域公用品牌,以赋能电商平台为依托,整合本地优质农产品和外地联盟产品资源,赋予农户产品供应能力。目前,平台已上线产品154款,其中当地农产品占60.2%、联盟产品占39.8%,涵盖水果生鲜、五谷杂粮、花生制品、地瓜制品、酒水饮料等。同时,以农户为核心,挖掘农户城市亲友人脉资源,构建天南地北家乡人精准销售通道,打造人人代言的全社会参与模式,通过城市消费反哺农村,赋予农户销售能力。通过产品供应和销售两方面的赋能,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二是实施文化赋能,共树镇村文明。通过建立村微信群,搭建党委政府与各村村民以及在外家乡人沟通交流平台,定期发布三农科学文化知识、镇村风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为乡村振兴提供舆论引导,聚集文化正能量,提升群众精神风貌。目前,已建成村微信群60个,涵盖人数达9827人。三是实施智慧赋能,共谋家乡发展。定期发布党和国家关于乡村振兴的政策以及赋能动态、创业商机等资讯,为农村生产生活提供信息对接服务,帮助农民群众开阔视野、解放思想,获得更多致富信息。

“我们着重开展五项措施,夯实乡村赋能工程。”在圣水峪镇乡村赋能运营中心,讲解员万晓骞边走边介绍。一是开展电商培训。加大对镇村干部、电商从业者乡村赋能业务培训力度,每年组织不少于12次培训会,培训人员不少于5000人次。对全镇贫困户进行政策宣传讲解,形成人人知晓的赋能氛围。二是搭建电商系统。建设乡村大数据平台,实现电商精准决策,一站式展示整个乡镇产业资源情况、电商销售情况、旅游资源直播等。三是打造标准化供应体系。成立区域品牌研发小组,对本地产品品牌定位、品牌文化、品牌故事、品牌形象等进行统一策划,依托地域文化优势,深入调研、规划设计,推出“圣水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精选花生油、香油、木耳等部分特色农副产品、旅游产品和乡村民俗文化创意产品,建立特色优质农产品资源库。统筹品牌运营管理,逐步建成品牌商标注册保护、品牌授权管理及品牌导入体系。设立统一的供应体系,产品统一定价、统一包装、统一入店、统一物流、统一售后,形成完整的供应服务体系。四是建立“天南地北圣水峪人”信息库。五是拓展社交营销通道。利用系统化多平台支撑,有效整合农村既有产品供应链资源,发动镇村干部、农民亲戚、社交人脉资源,实现农产品的精准上行,催生农产品销售的“乘法效应”,最大限度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同时,依托中国乡村赋能工程企业家联盟,精准对接高消费能力的企业家,深度挖掘消费需求,一对一提供定制化产品。

2019-11-28 泗水县“乡村赋能”上线——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2732.html 1 “手机扫码购物”把爱送给贫困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