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梁山讯(通讯员 许鑫)梁山县坚持以推进“双基”工作为突破口,以场所规范化提升为着力点,突出党建引领、因地制宜、提质拓面,推进党建示范区创建工作,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突出党建引领。在交通要道制作大型党建元素雕塑,形成了路网通畅、路域整洁、氛围浓厚的基层党建示范精品路线。围绕党风带政风促民风,明确“党建+家风”主题,打造出集村史展览、家风文化、思想教育于一体的韩岗镇韩堂村教育基地。着手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梁山落地生根,推广党支部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乡村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打造“和为贵”调解室,挖掘乡贤文化,修订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崇尚文明新风。杨营镇刘普桥村发动本村老干部、老党员撰写了新农村“三字经”村规民约,并雕刻上墙。拳铺镇前王楼村探索“三治融合”,实现了由后进村到先进村的转变。
突出因地制宜。按照“由点及线、以线拓面、成方连片、各具特色”的原则,对马营镇、梁山街道南部片区村居进行整体规划,全域打造。坚持“一村一策”思路,提升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标准,突出红瓦白墙、灯光球场主题,突出各具特色、因村制宜要求,构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党建示范区创建格局,有效推动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上台阶、提水平。拳铺镇新建1120平方米后杨楼村党群服务中心和960平方米李乡村党群服务中心。小安山镇各村活动场所面积均不低于200平方米。寿张集镇贾庄村打造党建主题广场,亭台院落、花园风格,成为村民休闲娱乐最佳选择。
突出提质拓面。在示范区创建过程中,树立品牌意识,注重资源文化、特色文化、红色历史同党建工作、服务群众工作密切结合,注重从营造党建氛围到打造党建品牌的蝶变,由内而外,全面提升。小安山镇杨堤口村以抗日英雄杨静斋临危不惧、舍生取义的革命壮举为素材,高标准打造杨静斋主题广场,讲述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大路口乡充分挖掘孔那里村、王芝茂村红色革命故事,深挖红色素材,积极打造革命教育基地,教育党员、群众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坚定一颗红心跟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