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以桦
盛夏5月,我乘坐火车经兰新铁路去甘肃张掖出差。火车上不断播送着徐千雅《坐上火车去拉萨》,这歌声使我的思绪回到17年前的那个夏天。
2002年6月29日,青藏铁路铺轨架梁仪式在青海省格尔木南山口举行。
上午10时20分,随着时任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一声令下,架桥机把一孔32米T型铁路桥梁稳稳地架在南山口桥上。只有瞬间的沉默,这片被冰雪和黄沙统治的亘古荒原上空,便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被誉为青藏铁路第一桥的格尔木南山口大桥,修建在距格尔木西南方向30多公里的南山口上。它像一道钢铁彩虹,飞架在青藏公路上。它既是青藏铁路第二期北端的起点,也是一座横跨青藏公路的铁路大桥。
高原的阳光朗照在凌空飞架的大桥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顺着桥梁的延长线西望,人们的目光便可以触摸到昆仑山入云而圣洁的雪峰。2001年6月29日,朱镕基总理宣布青藏铁路全面开工后,这里便迅速形成了由来自全国各地筑路大军汇成的万人新城。巨幅的红色标语在属于西部高原才有的蓝天随风飘扬。每一个施工单位都在向雪域高原袒露他们的一腔豪情:跨昆仑,筑天路,创一流工程,建一流铁路……不冻泉、野牛沟、可可西里、坨坨河、通天河、贞女雪峰,在北起格尔木南山口,南到唐古拉山、可可西里数百公里的战线上,车轮碾过的每一寸土地都要诱发一段蛮荒遥远的联想;人们目光触及的每一面雪峰砂岭都要溅起一串串古老的歌谣。
在格尔木沿青藏公路去南山口的公路上,一个皮肤白净的格尔木姑娘,眯起她高原阳光下很有特色的眼睛告诉我们很多关于高原的趣闻:在离南山口最近的砂山上,太阳出来时,可以听到藏野驴和野牦牛的长啸;太阳落山时可以捉到迷路的斑头雪雁和绯红的红色雪鹿、小藏羚羊,甚至可以看到雪狐呢!姑娘动情地说,你见到过高原的雪狐吗?它全身雪白,身材细长,尾巴和它身体一样修长,但比它身体大得多,一对凤眼幽幽地泛着蓝光。姑娘说,见过雪狐的男人都不忍心伤害它的,其实也不敢伤害它。姑娘用忠告的语气吓唬我们:雪狐是雄性雪狼的“地下情人”呢,任何人伤害了它,都要遭到雪狼的报复!你们没有见过雪狼报复人的场面吧?只要有一头雪狼在黎明时一声嚎叫,不用十分钟,就会从那些雪山的背后,冒出来数十只,有时是数百只雪狼,它们训练有素的在头狼的带领下,迅速将目标包围起来,直到达到报复的目的为止!
“雪狐也搞婚外恋吗?”有人和姑娘开了个玩笑。姑娘只有短暂的沉默,便红着一张瓜子脸,用西北女人特有的悍劲儿瞪了那个男人一眼:你没有听说过吗?高原的狼有时候比你们男人还爱吃醋,还耍小心眼呐!我没有和姑娘开玩笑。而是很认真地向她请教,雪狐在雪地里吃什么呢?姑娘一脸的神秘:冬天,有雪狼给它提供食物,到了春天,就只有在可可西里草原的花海里才能看到它的影子了……吃什么呢?吃那些盛开中的高原花蕊都够了呀,要不,雪狐会那么漂亮么?哈哈。后来,姑娘知道我们是来修青藏铁路的,眼神里就多了柔和温暖的光泽,还主动给我们介绍起在这里,如果遇到了高原反映该怎么办、遇到超大的风沙怎么办等等。分手时,她还给我们留了电话,说要是遇到什么困难就给她打电话。我们的工地就在距格尔木市不到30公里远的南山口,经常要去市里办事,居然就再次遇到了那位姑娘,这次她是和另外两个姑娘在一起。看到我们,她开朗热情地给我们打招呼,还把我们介绍给她的伙伴,问我们适应了这里没有,并说,我还在等你们的电话呢。看到她伙伴有点惊异的眼神,姑娘笑着解释:你们莫乱想哦,我留电话给他们,是怕他们才来这里,不适应高原缺氧的环境怕出事呢。那知她的两个伙伴还在偷笑,她瞪起美丽的眼睛,说:人家大老远来帮我们修铁路,我那样做,不应该吗?她的两个伙伴哈哈哈哈地笑起来:该呀该呀,我们都知道你最盼望去拉萨的铁路明天就通车呢,我们都知道有个女子爱做拉萨梦呢,哈哈哈哈。
那姑娘脸一下变得绯红,举起粉白的拳头,朝那两个姑娘打去。
结局是三个姑娘笑成了一团。
对于火车,她们似乎有问不完的话题,比如火车开那么远燃油怎么够?比如火车上的人睡觉怎么办?钢轨上有了冰,车轮会打滑吗?我们也问,青藏铁路通了,你的最大梦想是什么?姑娘调皮地一笑,说:不告诉你!说完哼起了徐千雅的《坐上了火车去拉萨》。
另外一个姑娘悄悄地告诉我们仪个秘密:姑娘的男朋友在拉萨。
我们笑了。难怪姑娘对火车那么关注。她心里有一个美丽的梦想。我们知道,如果坐汽车从青海的格尔木去西藏拉萨,要20小时,如果晕车,这段20小时的路途就很艰难。如果火车只要不到10小时就到了。
我看着姑娘笑着说:小妹妹,放心吧,用不了多久,你的梦就要实现了,你就可以坐上去拉萨的火车,去与你的男友见面了!
姑娘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给我们留下一串很干净很清亮的歌声:
坐上了火车去拉萨
去看那神奇的布达拉
去看那最美的格桑花呀……
在青藏线的北段,我们遇到了来自天府之国的一路川军——中铁八局桥梁公司格尔木制梁场的职工。他们说,修青藏铁路,对于我们,最大的困难,不是高原缺氧,不是阳光与风沙的交替折磨,而是来自心理的压力,来自对这条铁路的安全、质量和工期的压力。由于它是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高度关注的工程,我们不但要在产品质量上经得起科学的检验,我们的言行还要随时准备接受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检阅,我们呈现的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风貌,而且是一个时代的铁路工人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的这条政治线和经济线的态度和忠诚。
站在格尔木铁路桥梁施工现场入云的桔红色龙门吊架上,无论把相机的镜头对准那一方,胸中都会涌起一股介乎苍凉与豪迈之间的情感:你这顽固不化的冷傲之地,也有被现代文明征服的今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举目四望,斜阳把金褐色的光影投射到刚铺开的轨道上,满眼是苍茫浑黄的雪域高原。我知道,从这里向西出发,几乎全是苍茫无际的沙海,是被称为神秘沙漠之眼的西金乌兰湖,如果再向西,便是人迹罕至的塔里木盆地;而向北呢,则是沙漠怪镇马蹄岭的千年遗墙,是宁曲日那的无名石碑,是举世闻名的西域魔地乌尔金谷和东方神窟敦煌,若再要向北呢,就是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嘉峪关了……全都是些沉寂了历史苦难与奋争的名字。全都是些浇铸了诱人为之渴拜的岁月。无论是西域人马萧山率马队打造丝绸通途,还是六次催马击剑出萧关的汉武帝经朔方剑逼新疆;无论是100年前游方道士王圆箓在敦煌发现千年藏经洞,还是为解开沙漠之谜献出宝贵生命的的现代科学家彭加木……一粒粒黄砂都浸透了炎黄子孙的热血,一处处遗迹都镂刻着这个民族一段不朽的历史!不为这片土地今天节日般的兴奋是不可能的。因为,高原的每一寸光阴都被金子般的阳光点燃了,西部每一片祥云都在铁路建设大军豪迈歌声的伴奏下起舞舒卷,青藏铁路每一天延伸着的钢轨正折射着任何时代都不能替代的文明之光!
青藏铁路,以它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穿越冻土带最长,修建速度最快而闻名全球的高原铁路,用它钢铁的巨笔,描绘出世界屋脊最时尚的壮美。记住这镌刻着诗的季节,就记住了铁路工人的又一行脚印;走进这如歌的高原,就走进了我们这个民族又一段辉煌的历史。21世纪的阳光点亮了青藏高原的巍峨雪峰和峡谷,也点亮了西部人的封尘几千年的梦想!让岁月作证:一个伟大的民族,必将与朝阳为伴,以勤劳和顽强为代价,蔑视霸权,倡导和平,造福人类,屹立东方!
记住这镌刻着诗的季节,就记住了铁路工人的又一行脚印;走进这如歌的高原,就走进了我们这个民族又一段辉煌的历史。
如今,青藏铁路早已通车。我想起那个唱《坐上火车去拉萨》的格尔木姑娘,我坚信她和所有的乡亲们坐在青藏铁路的火车上,无论是去拉萨看她的男朋友,还是外出旅游,那份心情会是多么惬意,那道风景不知道有多么壮美!
诗人纪伯伦用拐杖在沙滩上写过一句诗:母亲心里沉默的歌,从孩子唇里唱出。
是的,那对格尔木姐妹一定唱过。
炎黄子孙都在唱。歌声在青藏高原上空回荡,仿佛整个青藏高原都在唱这支歌!
呵,这如歌的青藏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