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25日
首页
第03版:

“大杠杆” 撬动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梁琨

6月上旬的一天,在嘉祥县老僧堂镇韦庄村的会议室里,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第五次工作会议正开得热火朝天,大家踊跃发言、积极献言献策,共同探讨下步发展思路,与之交相辉映的,是会议室外一排排整齐的蔬菜大棚。

这一排排大棚,承载着韦庄村振兴乡村、致富百姓的希望。

韦庄村现有总人口256户、702人,党员22名,耕地面积1218亩,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种植村。乡村振兴的大潮下,如何打破僵局,走出一条致富乡村之路,牵动着老僧堂镇的父老乡亲们的心。

韦庄村“两委”为改变传统种植模式,牢牢抓住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个关键,找准基层党建与组织振兴、产业发展、乡村人才振兴等重要工作的契合点,充分发挥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致富带头人作用,探索出一条“村社联建、三产融合”和“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路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同时,也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为夯实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经济保障。这条“党建+”的 发展思路,已然成为振兴韦庄村的“大杠杆”。

记者了解到,韦庄村成立合作社,流转土地1600余亩,建设大棚54座,设施内种植西瓜、甜瓜、辣椒、黄瓜等特色蔬菜,露地种植西兰花、毛豆、大蒜等年均增收近500万元,仅此一项农户年增收4000余元。农户以土地入股,合作社以厂房、设备作抵押,不承担经营风险,同时年底根据公司收益进行二次分红,不仅使村集体每年增收10万元左右,而且还带动周边村6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了村集体、农户“双增收”。

2018年,在上级党委政府引领下,韦庄村依托银堂合作社、新希望六和以及阳光农科成功申请到了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项目。银堂蔬菜合作社发展有机蔬菜种植,建设冬暖式高标准蔬菜大棚、拱棚300余亩,种植黄瓜、西红柿、辣椒、西瓜、豆角、大蒜、雪梨等,每年可向市场提供有机绿色蔬菜160万斤以上。嘉祥新希望六和食品有限公司韦庄祥荣鸭场,总投资6000余万元,流转土地128亩,年出栏肉鸭200万只,创利润400万元。

韦庄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的发展模式辐射带动了全镇规模流转土地、发展农业产业的步伐。其中,李庄村通过入股的形式成立的嘉祥县千亩蔬蔬菜专业合作社,建设设施大棚种植豆角、黄瓜、西红柿等,亩均可实现近3万元的收入;秦庄村支部领办了嘉祥县润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流转了村内近1000亩土地,通过发展订单农业,种植西兰花、毛豆、辣椒、菠菜等露地蔬菜,增收带富效果明显。

村级集体经济提速、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风文明焕发新活力,这些都源自于老僧堂镇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组织基石。“推进乡村振兴,一定要在发展的道路上让党旗飘扬起来。”韦庄村支部书记韦平启说,“接下来,我们村两委将在县、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激发全村党员干事创业的动力,增强基层干部想干事的思想自觉、敢干事的责任担,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和谱写老僧堂新篇章贡献坚实力量!”

2019-07-25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1496.html 1 “大杠杆” 撬动乡村振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