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7日
第04版:

助农抢收 共筑秋收“暖心路”

■济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菲

通讯员 金守秋 邓如莹

近日,连续的阴雨天气导致田地泥泞,给秋收工作带来严峻挑战。为最大限度降低群众损失,济宁高新区快速响应,积极动员广大志愿者投身“三秋”抢收攻坚战,以“抢”字当头、“实”字托底,全力助推秋粮抢收工作,守护群众的“粮袋子”。

黄屯街道

针对今年“三秋”生产严峻形势,黄屯街道制定三秋生产包保责任制,街道、社区、村级人员全部包保到村、机械、地块。对缺乏劳动力的农户、种植大户及家庭农场,落实“一对一”帮扶,确保抢收不漏一户、不落一田。农业部门积极指导群众用足用好街道两处粮食烘干点,全面投入烘干作业,日烘干能力近450吨。在全力抢收的同时,街道组织人员积极开展田间排水散墒工作,对田间地头、干支渠系进行全面排查和清淤疏浚,对积水严重地块,紧急调配排水设备,集中力量开展强排作业,确保秋收过后适期播种、不误农时。

同时,为做到农机保障“无缝衔接”,街道协调整合辖区及周边整合履带、轮式收割机45台,设立2个农机服务点,提供维修、加油、调度“一站式”服务,对墒情不同地块因地择机抢收,加快机收进度。开通农机运输“绿色通道”,协调保障农机跨村作业通行,缩短收割周期。组建由农业技术员、种植能手组成的技术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围绕机收、机耕、机播拌种、病虫害预警等关键环节面对面进行技术指导。通过微信群、村广播发布晾晒技巧、防霉预警,减少粮食损耗。街道农业部门积极联系农业保险公司,对在理赔范围内的玉米、大豆做好勘察,最大程度减少农户损失。

目前,黄屯街道抢抓天气晴好的“窗口期”,在紧抓秋收扫尾工作同时,积极做好土壤散墒、深耕整地、种子优选包衣等关键技术落实,抢时播种,晚播应变,坚持“四补一促”晚播小麦应变技术,压茬推进秋冬播种。

接庄街道

济宁高新区接庄街道古柳社区年过七旬的张大爷子女常年在外务工,家中几亩田地全靠老两口打理。眼下正值玉米收获的关键时节,老两口看着待收的玉米心急如焚。志愿服务队员得知情况后,立刻组织人员赶到老人玉米地,分工协作、争分夺秒,在泥泞中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连续奋战,近三亩玉米全部收割完毕。

“之前看着雨一直下,地里的玉米没个着落,我饭都吃不下,现在不仅收回家了,还存得这么好,真是太谢谢你们了。”张大爷看着自家屋里码得整齐、通风防潮的玉米穗,脸上终于露出了安心的笑容。

截至目前,济宁高新区发布“同心护农·合力助收”志愿服务行动倡议,充分发动涉农街道的党员、志愿者、热心群众等各方志愿服务力量1200余人,组织志愿服务队伍45支,帮助98个村500户农民抢收玉米等农作物700余亩;设置4处粮食烘干点,日处理农作物总量达840吨,满足农户烘干需求,切实保障粮食品质与收成效益。

2025-10-27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14370.html 1 助农抢收 共筑秋收“暖心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