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7日
第04版:

“破圈”出海 智能低碳

“高新智造”闪耀全国大赛

■济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菲

10月14日,以“淬炼生命之光、铸就先锋力量”为主题的第十三届全国矿山救援技能竞赛在济宁高新区开幕。在大赛矿山救援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展上,作为省内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聚集区之一,来自济宁高新区的众多企业集中亮相,一系列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创新产品,展现出济宁高新区紧跟创新驱动发展目标、引领行业转型升级的“智造”力量。

前沿探索

“高新智造”展现技术实力

在电影《流浪地球2》中,涂有“UEG”标识的移动照明车、小型挖掘机等让人印象深刻,相关文创产品广受影迷喜爱。作为装备赞助商,济宁萨奥机械有限公司这家来自济宁高新区的装备制造企业也一夜爆火、成功“出圈”。

抓住电影的热度,萨奥机械加大研发力度,提升制造工艺,推出了一系列创新型工程机械产品。在本次大赛的矿山救援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展上,萨奥一口气拿出了液压动力站、液压打桩机、皮卡多功能救援排涝车、移动照明车等多款明星产品。“我们的设备轻巧便携,使用起来更加灵活,一般1人或2人就可操作机器,能够节省人力,提升效率。尤其面对一些狭小空间,大型机械无法进入时,我们的设备能够很好地弥补。”济宁萨奥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广非介绍,这些产品能很好满足市政排涝、坍塌救援、森林防火开荒等多种使用场景,其中一款应用于防汛打桩的液压防汛打桩机成为客询率最高的产品,“10公分到12公分的防汛桩都可以使用,打击速度快、运行稳定,招标成交量居全国前列。”

除了在国内市场推出一系列创新产品,萨奥紧紧抓住“出海”风口,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开拓“一带一路”等海外市场。“海外订单占比从几年前的20%,提升至如今的70%,凭借先进的设计理念、精湛的制造工艺和领先的技术能力,越来越多的客户信赖中国制造。”韩广非说,随着跨境电商走出国门的产品种类增加,体积小、功能多样的小型挖掘机成为了远销海外的紧俏货。为抢抓海外市场,2020年起,企业在跨境电商平台陆续开设了9个店铺,业务范围也从欧美市场拓展到了中亚、东南亚等地。

有了海外市场份额,企业积极提升研发能力,牢牢抓住行业红利期,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每年我们都会拿出利润的5%以上用于研发。”韩广非称,为丰富产品多样性,企业围绕高端化产品进行了研发,2024年上半年已研制生产出新能源小型挖掘机与无人驾驶压路机。未来,企业还会持续深耕研发领域,将更多的机械产品销往海外。

电影情节照进现实,一大批来自济宁高新区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正凭借智能化、绿色化的创新性成品成为展会上的耀眼明星。

在离萨奥不远的另一片展区,一套高约5米的重型车辆也吸引了不少人驻足围观。“这是我们的新能源矿用宽体车,也是长城重工在济宁新工厂投建之后下线的第一台车,主要应用于解决新能源矿车能耗不足的情况,尤其可有效针对重载上坡能耗不足的场景。”长城重工研发中心总经理赵涛介绍,“该车辆搭载大电量加超充技术,20分钟左右即可实现整车快速补能,解决了以往充电时间远远高于加油时间的问题。目前,这台车主要是针对新疆、内蒙古等国内主要矿区的应用,相信今后在海内外都会有一个很好的销售前景。”

做出落地济宁高新区的战略决策,长城新能源工程机械总部基地项目正是看中了我市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和工程机械行业深厚的产业底蕴与蓬勃向上的绿色化、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动能。该企业规划建设年产5万台新能源挖掘机、装载机、矿用车整机总装工厂,包括三电系统、自动驾驶硬件、无人作业组件等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及生产,打造一体化矿山、港口、工业园区解决方案,可直接拉动济宁市四轮一带、结构件、液压件等配套企业产值增加,同时填补了我市工程机械产业缺少“绿色动力系统、智能化系统”的空白。

向绿向新

高端制造加快转型升级

在山推展区,一台身形高大的工程机械设备吸引了众多与会者的目光,不同于一般工程机械常见的黄色涂装,全身鲜亮的绿色彰显着设备的独特气质。“这是LE60-X5纯电装载机,它搭载着目前行业顶级的三电系统,整机沿用山推自主开发的低能耗控制策略,工作能耗较竞品降低5%。此外,还提供整机控制程序定制化开发,满足不同客户及工况的使用需求。”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纯电装载机整机研发人员孙振豪向记者介绍。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先进救援装备在应急救援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山推围绕“矿山应急、救援、施工”三大核心场景,率先推出矿山一体化智慧施工方案,实现灾前快速筑路、灾中遥控抢通、灾后高效复产全链条覆盖。

全球首台新能源电动推土机、全球在产在售最大马力推土机、全球首台“一机多控”技术推土机、国内首台5G远程遥控推土机、国内最大的静压驱动推土机以及纯电装载机、全球领先的自动化智能化产品线……翻开山推近年来的发展履历,“首个”“第一”“最大”“领先”等无疑是最耀眼的词汇。近年来,山推持续加大对智慧施工的投入力度,打破传统工程机械企业的思维局限,依托山东省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平台优势,成立山推智慧施工研究院,打造集研发、设计、试制、实验于一体的综合性研究中心。

围绕国家“3060”碳目标,山推锁定绿色化、电动化转型发展方向,配置实力一流的新能源工程机械研发团队,形成推、装、挖一体化的纯电工程机械系统解决方案并实施应用,核心零部件、控制系统全部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国产化率达到100%,为客户提供从主机供应到施工服务一体化智慧施工解决方案,填补了国内空白。施工效率提升30%-50%,助力山推由设备提供商向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

“我们带来的产品是太阳能光伏灯塔,其专为矿山等无电、偏远地区设计,完全由太阳能供电,吸收太阳能10小时能够持续发电30小时,完全零电耗、零排放。”赛瓦特(山东)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总监王超杰介绍,该太阳能移动车小巧灵便,照明覆盖范围广,并且移动迅速,时速可以达到80千米/时-100千米/时。

记者了解到,作为一家专业研发、生产及销售柴油、汽油、天然气发电机组、移动照明车、移动电站等仪器的企业,赛瓦特的产品应用在通讯、医疗等多个领域。该企业成立于1993年,2006年通过招商引资来到济宁高新区,经过多年发展,企业在2014将总部整体搬迁到济宁高新区。“高新区的政策好,政府给予我们很多扶持,人才惠企政策也无微不至,让我们体会到了家的温暖。”王超杰说,赛瓦特将持续做好产品研发与品质智造,为高新区以及各地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专业技术和产品支持。

济宁高新区聚焦制造业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加速完善创新平台、人才梯队、校企联合等服务体系建设,助力企业向上攀登。随着济宁高新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一批“出海”服务园区、政策的落地运行,企业外贸进出口通道更加畅通,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底座更加坚实。

2025-10-27 “破圈”出海 智能低碳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14365.html 1 “高新智造”闪耀全国大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