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7日
第03版:

为乡村振兴注入温暖“家力量”

■通讯员 陈良 刘楠

乡村振兴,家风为基;家庭幸福,家教先行。在泗水县华村镇,一场聚焦家风家教的文明实践正深入开展。该镇直面乡村家庭教育痛点与乡风文明建设需求,通过打造“家长学校”推进家风家训宣讲常态化,将科学育儿方法与优良家风文化送到村民身边,为乡村振兴注入温暖的“家力量”。

针对乡村家庭教育资源匮乏、教育理念滞后、隔代抚养矛盾突出等现实问题,华村镇妇联以“家长学校”为突破口,让科学家教走进乡村。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等阵地,该镇设计分层分类课程体系:既涵盖海姆立克急救法、膳食营养搭配等实用技能,帮助家长应对孩子成长中的突发状况;也包含习惯养成策略、代际沟通技巧等内容,化解隔代教育分歧。亲子手工坊、家庭情景剧演绎、温馨共读时光等互动环节,更让亲情在协作中升温,搭建起家庭成员间的心灵桥梁。

为保障教学质量,华村镇发挥“联”字优势构建多元师资队伍。本地优秀教师、妇联执委、志愿者组成核心讲师团扎根乡土,同时联动曲阜师范大学、泗水微公益协会引入专业资源,确保优质教育资源精准触达。“以前孩子卡嗓子只会干着急,现在学了急救法心里踏实多了”,百陈村家长张娟的感慨道出“家长学校”的实用价值;利新庄村孟庆真则坦言,“从用老法子管孩子到学会倾听引导,家里火药味淡了,孩子也愿跟我说话了”,越来越多家长从焦虑的旁观者转变为主动学习的同行者。

与此同时,华村镇以常态化开展家风家训宣讲涵养文明乡风。镇宣传科、文旅科组建专项志愿服务队,到村落挖掘本土家风资源:走访老党员、乡贤家庭,收集“孝老爱亲”“勤俭持家”主题故事20余则;梳理百陈村楹联基地中30余副蕴含家训理念的楹联作品,让抽象家风变得可感可知。依托大崇义村家风家训馆、百陈村楹联基地,开展宣讲活动。家训馆里,老物件展览搭配家风故事分享,引导村民交流家庭美德;楹联基地中,工作人员解读“德门吉庆”“耕读传家”内涵,组织村民书写家训楹联,让大家在笔墨间感受家风魅力。截至目前,该镇已开展宣讲8场次,覆盖村民1000余人次。

泗水县始终将家风家教摆在全镇精神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丰富家风家训内容,推动知识科普融入节日庆典、文化下乡等活动,让良好家风家教理念扎根乡村,让优良家风代代相传,推进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养时代新人,为乡村全面振兴筑牢文明根基。

2025-10-27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14359.html 1 为乡村振兴注入温暖“家力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