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10月13日的投稿,作者来自济宁市汶上县白石镇毛村。文末的“作者介绍”中写道:“刘汉平,男,中共党员。大学文化,军转退休,自由撰稿人,曾发表各类作品。”
在稿件的前面,还有一封写给《文化周末》编辑的信——
尊敬的编辑老师:您好!
当前阴雨连绵,严重影响秋收。今寄拙作《秋雨里的收获》(原标题),敬请您在百忙中审阅。这篇随笔以雨天家人抢收庄稼为背景,通过描写田间劳作的细节与家人的互动,展现对粮食的珍惜与生活温暖,希望能符合贵版内容定位,为读者带来些许共鸣。
贵版所发文章生活气息浓厚,艺术价值极高,我每期均阅读欣赏。谢谢您的辛勤付出。
感谢审阅!祝您事事顺心、工作愉快!
作者:刘汉平 敬上
从格式严谨的作者信息和情真意切的稿件中,我们读到的是,一位64岁的老共产党员,军转退休返乡干部及其家人,于丰收在望之际长达近二十天的连绵阴雨中,所展现的坚韧不拔的斗志,所凝聚的深厚宽广的家国情怀,所憧憬的美好明天……
——编者
阴雨连绵十多天了,雨丝细密得像筛子滤下的线,裹着深秋的凉意。天刚蒙蒙亮,李婶(人物均为化名)就披件旧雨衣站在院门口,目光锁着远处的庄稼地,青黄相间的花生玉米早该收了,再泡在雨里,粒儿怕要生芽发霉。
“得叫娃们回来。”她转身走进厨房,用火钳扒拉灶膛,火星子闪了闪就灭,呛出一缕湿冷的烟。她摸索出手机,在屏上滑了好几下,总算拨通了儿子的电话。
那边传来车间里的嘈杂声:“妈,咋了这么早?”
“雨不停,玉米、花生要烂地里了!你跟你妹请假回来吧,越快越好。”
挂了电话,李叔已攥着镰刀,在门槛上“咚咚”磕了磕胶鞋,泥块掉下来,鞋帮上的泥是昨天沾的。
“收割机进不来,地软得陷车轮。”他望着雨帘叹气。往年这时节,联合收割机轰隆隆开过,玉米秸秆粉碎铺地,穗子直接进仓,眨眼功夫就收完,哪用这么犯愁?可今年这雨连下这么久,田里冒水了。
晌午头,儿子带着媳妇,闺女领着女婿赶回来了。汽车后备箱的行李还没卸,就被李婶塞进了雨衣胶鞋:“别换衣裳了,直接去地!穗子掰下来就得运回家,淋不得了。”
车停在地头,儿子刚要开口说换鞋,就见母亲踩着胶鞋进了田,鞋帮漏进泥里。他赶紧卷裤腿到膝盖,光脚往积水里踩,“咕叽”一声,凉泥顺着脚趾缝往上钻,没等站稳,脚踝就陷进软泥里。
他弯腰攥住玉米秆,右手往穗子一掰,“咔叭”脆响里,金黄的穗子落进筐里。雨丝打在后颈凉得缩脖子,一会儿后背就冒了汗,久不干农活的胳膊酸得发沉。望着前头母亲麻利的身影,他不敢停。
媳妇提着条筐跟在后头,刚把脚探进田埂,鞋底就打滑,“呦呦”惊呼着晃了晃,手抓住旁边的玉米秆,掌心立马传来一阵刺痒。低头看时,玉米叶子边上的细齿已划开了几道红痕。
她咬咬牙弯腰去接递来的玉米穗,指尖刚碰到穗子外皮,就被扎得发麻。“慢点儿拿,别扎着手。”李婶扛着满筐玉米从旁边过,瞥见她泛红的手,脚步顿了顿,从雨衣口袋里摸出张纸巾递过来,“这玉米叶尖儿利得很。”媳妇摇摇头,把纸巾塞进兜里,看着筐里硕大金黄的穗子,竟然来干劲了。
西边的花生地更费劲。花生果扎在泥里,得攥着秧往上拔。李叔半蹲着,拔一把就抖抖泥,白胖的花生果露出来,很快就在塑料布上摞起小堆。
女儿在旁边拔,湿头发贴在脸上,干脆捋到脑后扎成髻,“爸,小时候你教我拔花生,说带泥的最甜,现在还这话?”李叔“嗯”了声,手里没停,“那时候你才到我腰高,现在都能跟我一起扛袋子了。”
天快黑了,雨总算小了些。田埂上,儿子和女婿背着满筐玉米,深一脚浅一脚往地头走。筐绳勒进肩膀,每走一步就磨一下,两人不由得缩缩脖子,泥水里的脚像拖着铅块。
收下的玉米、花生,用三轮车拉了一趟又一趟。
院子里早支起塑料棚,玉米穗、花生棵在棚下堆成两座小山。李婶烧了锅热水,让孩子们泡脚。儿子把脚放进盆里,才见脚底被石子划了道小口子,血混着泥散在水里。他却笑说:“妈,今年这玉米,比去年值钱。”
雨还淅淅沥沥下,棚里的花生玉米飘着潮湿的香气。李婶坐在小马扎上摘花生,偶尔剥两粒往孩子们嘴里塞,“嘎嘣”脆响里满是鲜香。
女儿咬着花生,忽然指着院角堆着的空化肥袋子笑了,“妈,今年这袋子怕是不够装,得再去镇上买两捆。”
李叔抬头瞅了瞅棚里的“小山”,嘴角弯了弯,“往年收秋,用收割机,省劲得很。”
灯光透过雨帘,把一家人的影子叠在一块儿。李婶手里摘着饱满的花生,虽然觉得这雨恼人,有孩子们帮忙把粮食收回家,心里踏实了。
编辑赘言
这场连绵秋雨中,10月14日出现晴好天气,15日又转阴雨。16日再次阳光普照,至下午2时许,逐渐转为多云和阴天,但最高气温达到23℃,大田已不再泥泞。
我们电话联系了作者刘汉平,并通过微信全天连线他和家人。他用手机拍摄了故事中的庄稼地和菜园,家里的早玉米已在雨天抢收,秸秆已经撂倒在田里。
这天上午,收割机等机械已能开进大田,对秸秆进行无害化处理。中午开始,刘汉平和家人以及乡亲,一直在田间忙碌。17日,雨。18日,秋雨歇。
①16日中午毛村的晚玉米大田②乡亲们抓紧时机抢收早玉米③边收边运,颗粒归仓④路边晾晒收获的玉米⑤秸秆切碎返田机械开足马力在晴空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