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曲阜讯(通讯员 袁琳 陈鹏)近年来,曲阜市时庄街道立足商住小区密集、人口集聚实际,以党建为引领,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治理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把服务触角延伸至每个角落,切实将治理力量融入“神经末梢”。
强化组织保障,筑牢基层治理“桥头堡”。织密“治理网”,聚焦商住小区治理需求迫切的痛点,在核心聚集区新建3个城市社区,同步理顺18个网格(小区)党组织隶属关系,推动党支部实体化运行,将4万居民全面纳入社区“服务圈”,实现治理无盲区。同步构建“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让党的领导贯穿治理全环节,确保党组织全覆盖、深嵌入。配强治理骨干,顺利完成新社区“两委”选举,筛选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的人员进入班子;全年补充社区工作者47人,严格落实“三岗十八级”薪酬待遇,健全激励机制,提升工作者职业认同感,为治理筑牢人才根基。
深化协同治理,铺就基层服务“惠民路”。依托“时速办”搭建服务枢纽,开通“1590·一呼就灵”群众诉求热线,建立“24小时值守、分类转办、限时反馈”机制,构建“马上办—长期办—谁来办”贯通链条,确保诉求“事事有回声,件件有回应”。打造“书记议事亭”“拉呱说事日”平台,由社区党委牵头,组建含居民代表、共建单位、物业、网格员、街道包保同志的“和事佬”队伍,定期集中“说事”,全年化解邻里纠纷、物业矛盾等600余件,将问题解决在萌芽,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优化“骑手之家”“暖耕里爱新驿站”,提供饮水、充电等服务,定期开展“小哥说事”,倾听新业态群体诉求,引导其参与社区巡逻、政策宣传,推动其融入治理。
创新治理模式,汇聚多元共治“新合力”。以志愿服务为抓手,打造“心愿帮帮团”“暖耕里”队伍,围绕助老扶幼、环境整治、应急帮扶等需求,将“服务清单”转化为干部“履职清单”、群众“幸福清单”,全年对接居民“微心愿”,完成帮扶120余件,拉满群众满意度。深化协约化党建共建,吸纳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加入,通过签订协议明确责任,开展资源共享、活动共联,举办联合党建活动10余场,解决社区基础设施维修、文化活动开展等难题15项,不断扩容治理“朋友圈”,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