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9日
第02版:

曲阜:

协同发力用心守护“粮袋子”

■济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鲍童 通讯员 王裕虎

连日来,持续阴雨天气为秋粮作物的收获晾晒带来严峻挑战。面对不利天气影响,曲阜市尼山镇从资源统筹、技术指导、便民服务等多方面协同发力,全力推进抢收工作,最大限度减轻阴雨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在尼山镇屯里村的一片玉米地里,履带式收割机正开足马力来回穿梭,金黄的玉米倾泻入车。“多亏镇里协调来的机械,玉米总算收上来了。”屯里村种植大户席福田感慨道。“天气预报显示有雨,我种的玉米还有150多亩没收完。现在镇里帮忙协调来了履带式收割机,24小时抢收,泥泞地里也能稳稳干活,心里这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这类履带式收割机接地压力小,能在湿软田地中灵活行进。”尼山镇副镇长吴祥久说。针对土壤湿度过大导致轮式机械难进地的问题,尼山镇整合辖区农机资源,紧急调度17台履带式收割机、60台轮式收割机投入作业,大幅提升泥泞地块通行能力。

在全力推进秋收工作的同时,尼山镇还积极开展多元助农服务,切实解决农户实际困难,用暖心服务守护群众“粮袋子”。镇团委迅速集结青年团员与志愿者组成志愿服务队,自带工具奔赴田间,化身“抢收生力军”。组织维修技术人员成立农机保障小组,随时为出现故障的收割机提供检修服务,同时提前协调燃油应急供应点,为农机作业提供便捷的燃油补给,避免因农机故障或燃油短缺耽误抢收进度。

“目前农户最发愁的就是湿玉米,含水量高,难储存,易霉变。”尼山镇农业服务站站长孔祥利表示。为应对这一难题,尼山镇粮食烘干服务点全天候满负荷运行,为农户提供湿粮烘干保障。

在东魏村粮食烘干基地,烘干设备正全天候满负荷运转。湿玉米从输送带源源不断地涌入,经过精准控制的烘干过程,转化为颗粒饱满、达到安全水分的干玉米,随后被有序装车运走或入库存储。这几天,设备24小时不间断运行,每天可以烘干玉米60吨。

目前,全镇4.5万亩玉米已收获4.2万亩,并提前做好了冬小麦播种前的地块整理、种子准备等工作,确保秋粮颗粒归仓、冬麦适时播种,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2025-10-19 曲阜: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13892.html 1 协同发力用心守护“粮袋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