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17日
首页
第03版: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刘太福

营商环境就是竞争力,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竞争,说到底就是营商环境的竞争。优良的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经营发展、茁壮成长的必要条件,是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无形资本”。全市重点项目现场观摩会议强调,要把营商环境作为主赛场,比一比谁审批环节用时少、服务保障企业好、园区改革活力足。全市各级要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力争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服务质量最优”的国内一流营商环境品牌,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我市一直高度重视营商环境的改善和优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营商环境评价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思想重视不够,有的单位不积极、不主动,个别指标难提升等。当前,全市整体向好的基础不断巩固,但结构调整慢、新经济支撑弱、营商环境不优等问题依然突出。完成全年目标,赢得主动、取得优势,必须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在“大竞赛大比武”,赛出好结果、比出好成绩,打造新的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要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前行的动力。增强问题意识,强化问题导向,积极作为,真抓实干,解决好一个一个的问题,才能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要做好营商环境评价工作,要深入研究新的评价指标体系,认真开展问题排查,真正摸清摸透问题隐患、制度漏洞和监管盲区,逐条逐项制定整改方案,抓好整改落实。要对标先进补短板,建立营商环境评价样本库。要围绕电话调查和现场问卷调查,主动为服务对象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工作。要加强督查通报,表彰奖励先进,约谈问责落后,严肃追责问责。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要着力破解土地制约难题。优化营商环境,土地资源的科学和有效利用至关重要。能否破解土地制约,关系着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推进。要学习借鉴他地先进制度经验,加大增减挂钩、闲置低效土地盘活力度。要在全市开展一次解决工业企业土地供应问题专项行动,推动破解用地难问题。要严格落实“标准地”制度,全面提升用地强度。要抓住近期省政府出台项目用地政策的机会,启动土地利用规划调整修改工作,确保重点项目建设顺利实施。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要突出抓好园区改革。园区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区,是承载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也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先行区、主战场、主阵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我们必须继续加大园区改革创新力度,引导各类资源、政策、要素向园区集聚,推进各开发区特色发展、错位发展、竞相发展。我省即将出台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意见》,推行“管委会+”体制,建立差异化综合评价机制。全市各级一定要吃透《意见》精神,抓好园区体制机制改革,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环境是形象,是资源,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是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 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深刻认识持续优化创业环境发展环境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优良的作风,提升执行力,狠抓工作落实,持续优化创业环境发展环境,提升济宁发展的良好形象,不断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2019-07-17 刘太福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1383.html 1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