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孙吉敏)连日来,为应对阴雨天气,解决农户急难愁盼,太白湖新区石桥镇联合济宁市供销合作社构建“抢收+烘干+保障”全链条服务体系,为3.8万亩玉米秋收保驾护航。
“三百多亩玉米熟了,轮式收割机陷在泥里进不来,多亏镇里帮忙!”农户冯先生说。为加快抢收,石桥镇多渠道宣传引导,通过村微信群、宣传单、大喇叭等,推送抢收注意事项与为农服务中心收储政策,动员村民抓住降雨间隙抢收;同时组建“邻里互助小组”,推动邻里互帮、强弱互助,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亩”。
镇城乡统筹服务中心联合农业农村部门组建专项帮扶组,开启“全天候”调度模式。
“我们逐村摸排需求,整合20余台履带式收割机投入田间。”石桥镇城乡统筹服务中心主任王中宝介绍,履带式收割机适配泥泞地块,单日单台可收割20余亩玉米。此外,镇里还通过市供销社平台,额外调度10台履带式收割机作为“应急储备”,随时支援,保障抢收“不断档”。
如今,冯先生的玉米地里,收割机轰鸣作业,金黄玉米不断归仓,他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
解决了收割难题,高水分玉米的烘干晾晒也是重点。“连雨天,玉米容易发霉发芽,有了这个烘干机现在可不用愁了!”农户孙楚利的感慨,源于登丰里为农服务中心的投用。
在服务中心,农用三轮车排队驶向过秤区,工作人员快速检测玉米含水量、报出称重结果与收购价;院内,粮食烘干塔持续运转,白色水汽升腾。
据了解,该为农服务中心配备国内领先的节能环保型烘干设备,搭载智能温控系统,可精准调节烘干参数,日烘干能力达400吨,还配套专业仓储设施。“服务覆盖周边6个街道10余万亩耕地,能带动6万农户节支增收。”济宁市供销合作社总经济师金城说。
当前,石桥镇继续科学调度农机与烘干资源,确保秋收圆满收尾。同时,着手秋种准备,加快地块整理、排水散墒,按“适墒应变、抗逆精播”原则开展技术指导,为明年小麦丰产打牢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