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汶上讯(通讯员 尹燕 杨雪丹)汶上县交通运输局以党建为引领,以“三融三联三创”为主线,深入推进理论实践双轮驱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通过构建多层次学习平台、打造实战化攻坚团队、创新协同性工作机制,全面激发了内生动力与发展活力,显著提升了服务效能与治理水平,逐步形成了民生、治理、发展协同共进的良好局面,为区域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树立了典范。
融汇知行,理论实践双轮驱动,筑牢发展根基。“融学凝心”强根基,打造“交通大讲堂”授课平台,采用“领导干部领学”“科室负责人轮讲”等方式,构建常态化授课学习提升机制;打造“交通青年说”展演平台,年轻干部交流分享创新思路和成长感悟,深化思想碰撞,凝聚奋进共识。“融悟于行”重实践,搭建“沉浸实践”流动课堂,组织党员在项目工地、客运站场、公路养护一线开展沉浸式学习,将党的创新理论、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要求与项目建设,以及安全生产等结合解读,开展现场研学。“融理见效”促转化,组建“专精尖”党员骨干技术攻坚队。抽调党员骨干组建智慧交通、农村物流等专项小组,破解城乡配送网络等技术难题,推行包保责任转化清单,将学习成果细化为具体任务,确保落地见效。
联动共治,党建业务同频共振,提升服务效能。联防护路,推行“阳光执法”。开启“非现场执法+源头管控”模式,组建“党员护路队”,开展二环路域环境整治、网约车专项治理。联企增效,聚力打造“数字红网”。打造党建云服务品牌,以线上平台为纽带,联动2个“司机之家”线下平台,形成“线上需求收集—线下服务落地”体系,实现党建与运输企业发展同频共振。联建畅网,党员攻坚护航路网升级。设立“党员先锋岗”驻点重点项目,提升农村公路通行安全水平,加快重点交通项目落地。开展“金点子”党员提案行动,持续优化路网规划布局。
创新赋能,机制载体协同突破,激发内生动力。创“红色引擎”决策机制,推行“党组前置研判”制度,重大工程立项前由党组织评估廉政风险、社会效益;建立“党员听证团”,吸纳党员群众参与决策。创“先锋矩阵”实践载体,设立“书记解忧工作室”,党组班子成员每月坐班接待司机、企业代表,解决群众遇到的实际问题。打造“政治生日+攻坚承诺”机制,在项目攻坚节点为党员过政治生日,签订《先锋承诺书》。创“联建共同体”协同机制,牵头组建“红链议事会”,联合关联单位党组织,破解重点项目用地审批等跨域难题;推行“一线支部领办制”,由工地临时党支部领办“农民工权益保障”等民生实事项目,解决一线群众关切问题。
成效显著,民生治理与发展齐头并进,树立区域典范。服务升级,民生福祉显著提升。党建云服务平台携手“司机之家”,累计服务货车司机5万人次,覆盖网约车司机180余人;创新打造《汶上县“客货快邮融合+电商”协同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入选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农村物流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汶上方案”。治理增效,行业环境显著提升。依托“阳光执法+党员护路队”机制,上半年检测货运车辆285.53万辆次,全县公路超限超载率降至0.1%以下。“红链议事会”高效运作,加速重点项目落地,其中鲁南高铁连接线工程预计10月中旬交工通车,历史性融入济宁“半小时交通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