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09日
第01版:

济宁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本报济宁讯(全媒体记者 王歆智)近日,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2场),介绍有关情况。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济宁市坚持以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为目标,聚焦重点行业企业,综合运用政策配套、资金支持、技术帮扶等有效途径,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专家支撑、企业升级、环境改善的济宁大气治理模式,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显著改善。今年以来,全市空气质量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优良天数同比增加34天,8月份更是实现了满月优良。

我市不断抢抓资金政策红利,支持企业提标改造。牢牢把握中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政策导向,持续指导帮扶全市重点行业企业积极申请中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用于治污设施提标改造,为对标先进的优秀企业在资金投入方面解难纾困。五年来,我市成功入库并高质量实施了120个工业企业治理类项目。

同时,我市坚持把握绩效评级机遇,助力企业提档升级。深入实施“争A创B”行动,坚持给重点行业企业送政策、送帮扶、送资金,助力企业对标先进,提升等级,实现绿色发展、生态改善、效益提升多赢。目前,全市共有A级企业10家,B级企业55家,引领性企业78家,高绩效水平企业数量全省第一。

我市还搭建多方共赢平台,帮助企业降本增效。针对重点行业清洁运输工作,创新“政银保企”协同体系,今年1至8月,全市116家重点行业企业大宗货物清洁运输量达4114.48万吨,清洁运输比例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全市新增新能源电动重卡998辆,同比增长616.76%,大幅降低企业运输成本。由政府引领,聚焦电动重卡适用性等社会关切问题,深入实地调研,为电动重卡推广提供决策依据。构建“政银保企”对接平台,形成协同推进格局。 开展“清洁运输政策包”系列宣传。利用金融政策赋能,推动金融机构为企业量身打造专项贷款,提供特色化一揽子金融服务,精准匹配企业转型资金需求。开辟“绿色通道”,累计提供3亿元贷款支持额度。利用保险兜底,组织有承保意愿的保险机构召开座谈会,推动车险定价更加精准科学。推动保险机构、车辆生产和销售企业在配件价格等方面的实时互通,有效降低理赔成本。探索“车电分离”模式,推出电池专项保险。企业协同,多家车企针对不同行业领域运输场景需求,制定“一对一”解决方案,解决企业“转型焦虑”。新能源租赁企业实行“零首付+代建桩”模式,减轻企业资金压力。各重点企业借助政策红利,通过购买、租赁、外协等方式加速电动重卡替代,运输环节真正实现降本增效。

2025-10-09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13231.html 1 济宁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