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记者 王粲 通讯员 闫雪静)暑假来临,孩子们也迎来了难得的休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走出家门去看风景、品美食,去寻找“诗和远方”。暑假天气虽然炎热,游客们外出旅游的“热情”却丝毫不逊于炎热的天气,但在出游的同时,还需带上“文明”。“外出旅游”是文明的一面镜子,也是文明的一个真实写照,因此每一位游客在外出游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提升自己的文明素养,摒弃不文明的旅游陋习。带上“文明”同行,这不仅是文明旅游的体现和要求,也是我们作为一名现代公民应有的文明素养。
在今年暑期旅游旺季中,为了向游客宣扬文明旅游的理念,我市采取了多样化的方式,文明出游已经深入人心。在各个旅行社门店,记者都可以看到码放整齐的《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和《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而这已经成为我市各个旅行社必向游客讲解宣传的内容,并写入双方合同;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游客随时可以看到滚动播出的文明旅游公益广告;“垃圾不乱扔,举止显文明”“脚下留情,草坪留青”“多看美景,不刻美名”....走在济宁的各个景区,在路旁或花丛中不时会有这样的温馨提示牌,时刻提醒着游客树立文明旅游意识;全市文明旅游志愿者用微笑和行动传递正能量,记者了解到,尼山圣境、三孔、微山岛、峄山、上九山等景区内随处可见“红马甲”,引导游客按规定停车,劝导不文明行为,从景点咨询到医疗服务,从旅游投诉到交通指南,切实让广大游客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