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阅兵颂
蒙建华
贺胜时分喜点兵,铿锵步履动京城。
三军列阵东风劲,万众开颜旭日明。
热血青春申道义,柔怀白鸽倡和平。
雄师铁甲皆新貌,固我金瓯系我情。
重登济宁太白楼感吟
黄希庆
文坛安得大诗才,帐內谪仙穿越来。
济世鸿篇生浩气,惊时妙语出灵台。
源头活水何劳酿,云脚甘霖不用裁。
佳作依情铺丽景,芳词好在切题材。
教师节感怀
孟宪方
缘结杏坛天道酬,讲台三尺醉风流。
晨研教案星光浅,暮伴诗书灯影柔。
育得英才匡社稷,传延文脉护神州。
今朝桃李成梁栋,秋实春华颂未休。
教师节感怀
殷家鸿
四门意气著兰台,一片书声六学开。
粉笔春秋桃李艳,讲坛日月栋梁才。
风传幽韵滋甘露,雨润凡花胜腊梅。
皓首沉思百年后,但留颜色对将来。
京华颂
李 伟
北京定鼎共和兴,霞蔚燕山悬玉绳。
运歇金陵哀蒋氏,气蒸赤县结高朋。
国家一体归民主,党派同舟解履冰。
荡涤污泥还活水,轩辕五谷盼丰登。
盛赞九三大阅兵
孔庆更
朗旭明光耀北京,九三庆典阅精兵。
铿锵方阵威容壮,浩荡雄军气势宏。
铁甲轰鸣安社稷,银鹰展翼卫和平。
神州重器环球瞩,试看何妖敢妄行!
教师节感怀(新韵)
马德居
花红秋月漫清野,节至校园歌满怀。
戒尺飞扬开仕路,教鞭挥舞筑轩斋。
仰身放眼万家事,俯首立足三米台。
国运昌吉庠序盛,九州处处尽高才。
九三大阅兵抒怀
姚念龙
十里长街展锐英,三军阵仗气轩宏。
旌旗猎猎映天宇,铁甲隆隆震鬼廷。
利箭凌霄苍昊靖,蛟龙潜海五洲宁。
扬师不为称雄霸,唯愿东风抚泰平。
观九三阅兵有感(新韵)
穆炳森
今逢盛世起龙腾,猎猎旌旗舞碧空。
百万义师扬正气,三军威武展雄风。
金戈闪亮惊环宇,银燕高飞翥昊穹。
御寇襄民安社稷,戍边保境似长城。
金 秋(新韵)
张景生(兖州)
玉露金风云色俏,山川澄朗物华秋。
千重稻谷连琼碧,万顷枫霞映日流。
菊蕊香盈陶令处,桂光辉满庾公楼。
时和岁稔笙歌起,笔绘丰天入梦游。
观九三阅兵(通韵)
颜丙峰
铁甲银鹰列阵行,旌旗礼炮九州惊。
昔时积弱遭凌虐,今日阜康堪震凝。
倭冦屠城痕噬骨,黎民醒志气争锋。
幸从镰斧开新道,卫我和平悦我情。
观九三大阅兵有感(通韵)
安殿轩
长安街上彩旗飘,百万雄师领主潮。
方阵戎车惊宇宙,银鹰导弹入云霄。
三军将士神容整,八秩春秋国势骄。
维护和平当亮剑,贼心不死我需高。
白露吟
殷宪恩
白露宵分始化晶,时交金气转鸿声。
蒹葭水国苍茫色,雁鹄云途迢递程。
晚照千山寒欲染,晨畦五谷熟初盈。
蛩吟莫作悲秋调,只共西风话耦耕。
九三大阅兵感怀
翟登勋
烽火忆卢沟,东洋寇肆蹂。
八年鏖战苦,万众御倭仇。
正义终昭雪,英魂得永酬。
阅兵彰浩气,盛世固金瓯。
夜登泰山
鲁亚光
直通岱顶摘星月,天外风光收眼前。
身在极峰浑不惧,大山抬举自安然。
白 露
高俊喜
处暑秋风落叶黄,夜生白露顿时凉。
老农精作畦三垄,撒了芫荽栽菜秧。
老师赞
梁成行
东风除秽浊,西席指迷津。
荡涤浮尘净,开明智慧新。
念奴娇·忆伟人
杨先进
大江翻滚,浪东尽,纵览王朝踪印。日照韶山,惊四海,谁与毛公共论。指点江山,文韬武略,举世威名震。沉浮谁主,桔州寒立相问。 遵义神定乾坤,立雄心壮志,为民除困。立马疆场,驱匪寇,华夏尘埃除尽。废旧呈新,追强国绮梦,克难求进。仙魂长在,九州铭记遗训。
唐多令·橘子洲头忆伟人
李文华
橘树布沙洲,湘江水北流。忆伟人独立寒秋。指点江山豪气壮,风华茂,斥方遒。 业绩贯千秋,峥嵘岁月稠。聚英贤大计商筹。众志成城掀旧制,华夏立,固金瓯。
瑞鹧鸪·白露
张义凤
天气消融露水凝。素衣锦袖走闲庭。漫摇岸柳轻飘叶,轻舞枝条重坠缨。 碧水扬涛澄浪击,云烟飞起总难惊。转身欲问来时路,落尽繁花忧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