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7日
第04版:

任城区人民法院

探索金融纠纷化解新路径

近年来,任城区人民法院金融诉讼服务站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以做精专业审判、做优多元解纷、做强源头防控为重点,不断创新机制、完善体系,推动金融纠纷高效化解,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为防范金融风险、优化金融生态提供了有力司法支撑。

深耕专业审判,构建解纷“快车道”。专业审判是实现金融纠纷高效化解的核心保障。制定《关于加强金融审判工作的实施意见》,推行“繁简分流+快审快结”机制,建立“调、立、审”一体化全链条模式。打造“立案、保全、审判”一站式服务专区,银行作为原告无需多方奔波,实现“进一门、办全案”;针对批量案件,采取“一次开庭解多案”模式,减少当事人往返次数,速裁程序适用率达33%。组建由4名法官、5名助理、5名书记员和1名调解员构成的专业团队,优化流程管理,扩大电子送达适用范围,缓解“送达难”;完善要素式审判,将金融案件分解为标准化审理要素;推广“小额诉讼+示范审判+表格式文书”模式,统一裁判尺度,实现案件智能化、规范化高效处理。

强化科技赋能,激活解纷“新引擎”。以数字化手段突破时空限制,为金融纠纷化解注入科技动力。开辟金融案件“绿色通道”,依托网上办案系统和互联网庭审,整合全流程诉讼服务,实现诉讼服务“一网通办”,方便当事人线上操作。针对送达难问题,推行“线上集约电子送达+线下法院专递”双轨模式。加强线上服务延伸,引导当事人通过在线方式申请立案、调解等,推动金融借款、信用卡等纠纷线上开庭,减少现场奔波。截至目前,已通过线上诉前程序成功调解金融类纠纷2821件,显著提升了解纷效率。

聚焦多元解纷,筑牢金融“解纷线”。主动融入社会治理体系,与人民银行、金融管理机构、行业协会、人民调解组织建立联调机制,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健全金融风险提示制度,总结涉金融案件规律,就审判中发现的问题向相关单位提出建议,协同防控金融风险。创新多元解纷模式,综合运用“诉前调解+司法确认”“示范诉讼+诉中调解”“诉前调解+赋强公证”等方式,多方协同推进纠纷化解。加强与济宁济州公证处协作,2024年完成司法确认231件、出具赋强公证文书321件;对具备调解基础的案件,委派济宁市和顺诉前调解中心,由法官指导专业调解员开展调解,今年已成功化解262件,通过多元方式累计处理案件493件,实现“1+1>2”的制度效应,有效控制诉讼增量。

聚焦源头防控,打通解纷“中梗阻”。通过常态化交流筑牢防线,精准研判金融审判态势,并借助走访和联席会议向金融机构通报情况、预警风险。今年7月,基于任城区近三年信贷案件数据,向辖区金融机构发布《司法视角下的信贷不良资产风险防控与监管优化路径》调研报告,为金融机构提供参考。组织法官进社区开展矛盾调处、案例宣讲与法律咨询,围绕民间借贷、非法集资等主题举办法治讲座,将解纷机制融入基层网格,实现群众在家门口化解小额金融纠纷,营造良好金融生态。延伸司法职能堵塞漏洞,构建金融领域社会治理闭环机制。针对济宁农村商业银行催款通知书中发现的漏洞,发出司法建议,推动全省农信系统统一文书格式,有效防范同类金融风险。今年以来,共向金融机构提出司法建议2件,提供法律咨询50余次,推送司法政策与典型案例20余条,举办法治讲座2场,从源头上提升了金融机构的风险防控能力。

通讯员 杨可心 陈永成

2025-09-17 任城区人民法院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12148.html 1 探索金融纠纷化解新路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