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1日
第03版:

房颤:危害严重的“隐形杀手”

■汶上县人民医院 刁盈盈

你是否有过突然心跳加速、心慌气短、触摸脉搏跳动不规整的症状?如有,就要警惕是否患上了心房颤动,简称“房颤”。作为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房颤因其早期症状隐匿、危害严重,被称为心血管领域的“隐形杀手”。了解房颤的发病机制、症状、危害和防治方法,对守护心脏健康至关重要。

房颤及常见症状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跳动由窦房结控制,规律且协调。但房颤发生时,心脏电活动紊乱无序,心房以350—600次/分钟的频率快速颤动。由于心房失去了有效的收缩功能,心脏整体的泵血效率下降,不仅影响心脏功能,还会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

多数患者会出现典型症状,如心悸、活动耐力下降、头晕、乏力,严重时可晕厥,血栓栓塞或心衰等并发症也可为首发表现,但约1/4的房颤患者没有明显症状。

哪些因素容易引发房颤

房颤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年龄增长,房颤发病率显著上升,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约为1%,而80-84岁人群高达6.25%。此外,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瓣膜病等心血管疾病会直接损伤心脏结构和功能,增加房颤风险;甲状腺功能亢进、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非心血管疾病也与房颤密切相关;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大量饮酒、吸烟、过度劳累、精神压力过大等,同样会扰乱心脏的电活动,诱发房颤。

房颤的“致命”并发症

房颤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脑卒中。房颤时血液在心房内流动紊乱,易形成血栓,血栓一旦脱落,随血液流向全身,最常见出现的是堵塞脑血管,引发缺血性脑卒中。房颤患者脑卒中风险是普通人的5倍,且致残率、致死率更高。此外,长期房颤会使心脏扩大,心肌收缩力下降,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寿命。

如何诊断房颤

医生通过详细问诊、体格检查作出初步诊断,通过普通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进行确诊。症状不典型、发作不频繁者,可使用心电贴、心电手表等家庭用可穿戴设备筛查。

房颤的治疗策略

1.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对于新发或阵发性房颤患者,医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药物复律、电复律或导管消融术。药物复律常用胺碘酮、普罗帕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电复律是通过电击纠正紊乱的心脏电活动;导管消融术则是利用导管将射频电流导入心脏以消融异常电活动病灶,成功率较高 。

2.控制心室率。若无法恢复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是关键。通过美托洛尔、地尔硫卓等药物将心室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可减轻症状、改善心脏功能。

3.抗凝治疗。抗凝是预防血栓和脑卒中的核心措施。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需要定期监测凝血指标,调整剂量)和新型口服抗凝药(如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使用方便,无需频繁监测),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方案。

如何预防房颤

预防房颤要从生活细节入手。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要戒烟限酒,规律作息;坚持适量运动;合理饮食,控制盐和脂肪摄入;学会释放压力,避免长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积极治疗基础疾病,要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定期体检,若出现心悸、胸闷等可疑症状,切勿忽视,及时就医才是对健康负责的最佳选择。

2025-09-11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11679.html 1 房颤:危害严重的“隐形杀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