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6日
第03版:

牛背梁上的张望

馨姝

今年6月,徐祯霞又一部力作《牛背梁上望长安》由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作为“当代作家精品散文”,该书以秦岭东段最高峰牛背梁为叙事核心,通过登山者的视角将自然景观、历史人文与家国情怀熔铸一体,展现了一幅兼具地理纵深与精神厚度的立体画卷,让读者在登高望远的壮阔中,感受到个体命运与家国命运的同频共振。

全书以同名散文《牛背梁上望长安》为灵魂篇章,作者以济世之心选取了社会生态、自然、历史、人文,以及社会进程中的相关文学作品,它蕴含作者对社会民生的关注,对时事的关切,让人们在看见牛背梁壮丽辽阔的同时,也看见世间的爱与善,人间的美好和感动,构建起一座连接自然与人类文明的精神桥梁。

徐祯霞以“静心生活,安守清贫”的创作姿态,守护着文学的纯粹性,其作品如“温暖阳光”般滋润人心,成为连接自然、历史与未来的精神纽带。

牛背梁,是徐祯霞文学起步的地方,也是徐祯霞人生的转折点,徐祯霞因为热爱写作,来到了牛背梁。在牛背梁期间,她的文学写作得以持续而长效地发展。她在为牛背梁做宣传的同时,写尽了牛背梁山水,而高高的牛背梁也让她的心胸更加宽广和辽阔。

她待在县城,看到的是县城。待在牛背梁,便看到了纵横四省的大秦岭,看到的是秦岭之下的中国南方和北方。正是在此间,她写下散文《牛背梁上望长安》。这篇文章首发《西安日报》,获得中国旅游大赛散文二等奖,入选中国最经典游记美文,而且入选了“家国情怀”语文试题。

在这部书中,以“牛背梁上望长安”为书名,无疑是有着纪念意义和感恩的情结在里面。当一段时光成为过去和历史,唯一能留下的便是文字志记,而这本书又以别样的思绪和笔触,让牛背梁留进了纸墨书页里。这本书的出版,对于从牛背梁上走出来的作家徐祯霞来说,也是有着不同的意义的。

徐祯霞,笔名秦扬、徐祯燮,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北京鲁迅文学院高研班学员,陕西省百优文化艺术人才,陕西省委宣传部重点文艺作品创作项目作家。陕西省散文学会副秘书长、商洛市作协副主席。公开发表作品2000余篇,达 500万字,作品刊发于《人民文学》《人民日报》《中国作家》《诗刊》《散文选刊》《小说选刊》《北京文学》《延河》《散文百家》《美文》《天津文学》《安徽文学》《四川文学》《山东文学》等刊物。30余次入选各类选刊选本和语文试题,曾获第八届冰心散文奖,中国职工散文奖,季羡林生态散文奖,首届全国青年散文奖,首届丝路散文奖,四川散文奖,中日文化交流奖等80余类奖项。《月照长河》英汉双语版出版中,《云端上的故乡》投拍主旋律电影。

至此,徐祯霞已出版《烟雨中的美丽》《生命是一朵盛开的莲花》《月照长河》《梅花语》《山中日月光》《云端上的故乡》《春天的声音》和《牛背梁上望长安》8部作品。当一个作家将生活酿造成蜜,当一段段时光被用笔墨雕琢和描绘,当纸上开出一朵朵岁月的花朵,那是作家思维与智慧的结晶。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触发了她的写作动力,出于对同胞的慈悲和关切,她提出了“用文学照亮世界”。她一直坚守着,从爱与悲悯,到成为一个著作丰厚的作家,这验证了一句话:“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徐祯霞在用文字照亮世界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如今,她已经有了自己的文学馆,这为她丰厚的文学人生做了最好的注脚。

《牛背梁上望长安》 徐祯霞 著 中国画报出版社

2025-09-06 馨姝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11356.html 1 牛背梁上的张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