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上下锚定“走在前、勇争先”总定位、新要求,全力以赴稳增长、提质效、推改革、防风险、惠民生,经济运行稳健向好、进中提质,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取得新成效。当前,我们要进一步坚定信心、担当实干,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夯实“稳”的基础,积蓄“进”的动力,坚决完成全年和“十四五”确定的目标任务。
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稳健向好、进中提质,得益于全市上下的齐心协力、承压奋进、狠抓落实,表明我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方向是正确的,落实是有力的,效果是明显的。首先,强化经济运行调度,加力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其次,坚持把扩大内需摆在突出位置,深入实施提振消费行动,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其三,更大力度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打造北方内河航运中心,坚定不移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加快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推进美丽济宁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大力度统筹发展和安全。济宁高质量发展新空间不断拓展,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加快塑造,巩固了“好”的势头,夯实了“稳”的基础,积蓄了“进”的动力。
成绩来之不易。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既有有利因素和条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坚定扛牢“走在前、勇争先”使命担当,全力以赴拼经济、稳增长、抓发展,持续向高而攀、勇争一流,实现各项工作提质增效、争先进位,我们既要进一步夯实“稳”的基础,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坚定不移把工业经济作为“头号工程”来抓,做深做实链长制,持续推动产业集群集聚、企业发展壮大;又要进一步积蓄“进”的后劲,不断优存量、扩增量、提质量,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拓展对外开放新空间,紧盯消费挖潜力。同时,还要进一步激发“新”的动能,更大力度解放思想,提升创新发展新境界,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抢占产业发展新赛道,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工作中,我们要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保持定力不减、阵脚不乱,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进一步拉高标杆、对标一流,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持续巩固扩大经济增长良好势头,才能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把工业经济作为“头号工程”来抓,才能更好地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大力度抓招商、上项目,让项目建设滚动起来、持续下去,才能源源不断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紧盯消费挖潜力,打好促消费政策组合拳,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才能进一步推动消费市场持续升温、多点开花。加大前瞻谋划布局,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才能增添经济发展新动能。全力以赴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发展活力充分涌流、竞相迸发。
千难万难,惟有攻坚克难。因此,每一项工作都干出彩、干出色,以各个领域、各条战线的争先进位,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整体跃升,我们需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扎实有力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推动济宁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见到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