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3日
第02版:

跨越齐鲁陇原的温度契约

山东公用热电集团有限公司 渠蕊菱

指尖触上山东公用热电集团档案室的铁钥,齿纹间温热游走,似沉睡三十年的供热管网骤然苏醒。推门而入,光影流转间,集中供热的变革画卷缓缓展开,记录着热电人的奋斗足迹,也燃动着“守护民生温度”的滚烫初心。

档案织就民生暖卷

焊花里的热源革命。2020年,济宁启动保障西部12万户居民供暖的重点工程。山东公用以6.1亿为墨,38公里管网作笔,将376道焊口质量严格把控,在任城、嘉祥重绘“双热源互补”温暖经纬。项目工期压减60%,暖流提前20天入户;年减燃煤25万吨、封存480吨二氧化硫,PM2.5 浓度下降,绘就民生与生态双赢画卷。

夏修卷里的民生刻度。泛黄的“冬病夏治”手册里,藏着检修密码,每年夏季,工作人员顶着高温对供热设施开展全面检修,力争从源头上解决设施老化、供热不均等问题。387组换热器经超声波清洗焕新,23座换热站完成全面智能改造,实现水温、压力精准调控,为冬季暖流平稳入户筑牢基础。

智慧管网在档案里生长

数据流里的温度密码。2023年4月,《山东省保障群众温暖过冬办公室关于2022-2023年采暖季典型经验的通报》将荣誉授予热电人,省住建厅的通报表扬记录着数智化管控平台获评全省典型的高光时刻。从传统供热到智慧调控,每一度热都有了“眼睛”和“大脑”。档案背后,是无数个技术攻坚的会议纪要,是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是调度大屏上跳动的数据流,更是千家万户安心的暖意。

1200公里的暖流西行。编号“2023-06-06”的《庆城县集中供热智能化改造项目协议》上,山东公用热电集团董事长杨勇郑重签下名字。特许经营协议签订后98天,首台DN800智能换热站便在马岭镇破土动工。管网中的5G物联网压力传感器,与陈冬岩院士团队研发的“戈壁地质热传导模型”形成算法共振,管网热损失率降低19.2%。传统契约的墨香与智慧契约的电流,将齐鲁大地的温暖经验,注入黄土高原的千家万户,谱就1200公里的温暖交响。

档案袋里的烟火气

档案里的暖信笺。2021年深冬的邮戳上,几封沾雪的表扬函从各地飞向热电档案柜:11月10日,兖州区委、区政府的烫金通报将热源替代工程竣工图镀成勋章;11月23日,汶上县住建局表扬信留着油墨温热;12月8日,曲阜市政府表扬信与初雪共振。这些温暖契约,将“提前供暖”的果敢与“不计成本”的赤诚,在齐鲁版图脉动成不冻暖流。

档案里的民生痕。人民网剪报上,抢修队员脊背比暖气片灼目;“暖宝进万家”手册中,用户感谢卡字迹比数据更暖;粉莲街居民赠送的“暖身暖心”锦旗、鱼台县群众送来的雪夜抢修锦旗是民生温度的珍贵见证。

时光延续温暖约定

这些编号的档案柜,是山东公用的“温暖约定”,也承载着济宁的温暖记忆。管网从斑驳到智能,热源从一城到千里,技术在变,但“让温暖永驻百姓心间”的初心始终不变。档案在柜中呼吸,恰如我们从未停歇的脚步。

待再启时,续讲民生温暖的岁岁年年。

2025-08-23 山东公用热电集团有限公司 渠蕊菱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10604.html 1 跨越齐鲁陇原的温度契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