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6日
第03版:

育儿补贴彰显“投资于人”

8月4日 《人民日报》 朱浙萍

背景: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近期公布,补贴覆盖面广、力度大,彰显普惠、公平。据估算,全国每年有2000多万婴幼儿可以领取现金补贴,对于工薪阶层和中低收入家庭来说,其减负效果尤为真切。

观点摘要:全国范围每孩每年3600元,合起来不是小数目。尤其在我国各级政府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的当下,真金白银的支持,更显“民生为大”“投资于人”的价值旨归,所传递的生育友好价值导向,将有利于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提升生育意愿。

当然,生育问题千头万绪,没有哪一项单独的政策是“万能钥匙”。子女托育、住房保障、教育成本等都是育儿家庭关心关切的重点。除了把育儿补贴举措落实好,还应在托育支持、税收减免、住房支持、职场环境等方面下足功夫,推动形成有效的生育激励机制。

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是一项长期工程,瞄准痛点,综合施策,精准发力,以更多温暖举措回应多元关切,才能真正为生育减负、为幸福加分。

共襄盛举办好全运会

8月3日 《经济日报》 刘亮

背景:近日,香港和澳门分别举办系列活动迎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倒计时100天,引导市民关注全运会,积极开展体育运动。

十五运会是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的大型体育赛事,也是全运会历史上第一次走进香港和澳门。全国运动会是国家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运动盛事,香港回归祖国以来参加了7届全运会,澳门自2001年参加第九届全运会开始累计参加6届。以东道主的身份承办全运会,将极大激发港澳同胞的爱国热情,促进大湾区体育事业融合发展。

观点摘要:共办全运会也是对大湾区融合发展成果的检验。联合办赛涉及跨境通关、物资调配、食品供应、安保措施等方方面面,需要粤港澳设立多层次高效率的联络机制,共同保障赛事顺利进行。三地在跨境测试赛中首创“一赛事一次跨三境”和“前置查验、封闭运作、无感通关”新模式,总结探索“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规三地”创新举措,为未来的要素跨境流动和规则适用积累宝贵经验。

全运会的举办将带动粤港澳体育产业优势互补,促进体育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对港澳青少年而言,家门口举办的十五运会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十五运会的会徽由广东木棉花、香港紫荆花、澳门莲花的花瓣交叠旋转形成的同心礼花;吉祥物头顶三色水柱象征粤港澳三地同心同源,其原型就是栖息在珠江口的“海上国宝”中华白海豚。开幕式闭幕式中,粤港澳三地将同步升国旗、唱国歌,还将展示独具特色的粤语、粤剧、粤歌、粤乐。全国各地运动员汇聚一堂,这种“一家人齐齐整整”的大团结大团圆一定会在他们心底播下“爱我中华”的种子。

取消经营面积限制

给“苍蝇馆子”松绑

8月4日 《北京青年报》 杜蒿坨

背景:8月1日起,新修订的《北京市食品经营许可审查细则》(简称“新规”)正式实施。此次新规有诸多重要调整,其中全面取消了餐饮服务经营场所面积不得低于6平方米的要求,同时针对简单制售和自制饮品制售,允许依据操作流程适当简化设备设施、专门区域等审查内容。这些调整能更贴合奶茶店、甜品店等小微企业和新兴餐饮业态的经营特点,助力经营者实现灵活高效运营。

观点摘要:餐饮经营面积限制取消了,小微餐饮经营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经营场所,不用再考虑场所面积,从而拥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更强的经营灵活性、更多的经营便利。

小微餐饮虽然规模小,却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就业的重要渠道。给小微餐饮提供合理的生存空间,就给更多人提供了通过小本经营谋生的机会,给市井经济提供了更多烟火气,也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便利化选择,能实现多赢。

北京取消餐饮经营面积限制以及采取的相关配套措施,既解决了小微餐饮经营者的实际困难,又保持了必要的食品安全监管压力,体现了精细化治理思维,具有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就业创业、呵护民生的积极意义。这样的政策调整多多益善。

在市场准入、市场监管以及其他城市治理环节,都应针对不同行业、不同业态的经营特点和实际需求,制定更灵活、更务实的规则,在兜牢食品安全底线、安全生产底线、经营底线等的基础上,取消不必要的限制,该松绑的松绑到位,让大大小小的市场主体各得其所,能够更轻松地经营,也让老百姓的生活更加方便。

杜绝“微浪费”是件大事

8月1日 《北京日报》 杜梨

背景:“开短会不上矿泉水,会场未饮完的矿泉水一律带走”“党员徽章个人保管好,遗失自行购买”“建立办公用笔登记制度”……近期,多地党政机关出台反对“微浪费”相关规定,引发舆论关注。

观点摘要:“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党政机关理当带头厉行节俭、物尽其用。剑指“微浪费”,出台可操作的具体规定,很有必要。往深里看,这些不起眼的“微浪费”之中,也可能潜藏着一些不良思想病灶,比如,反正用公家资源,大手大脚也不心疼。而作风口子往往都是从小处撕开并越裂越大,长此以往,任“微浪费”愈演愈烈,后续便可能是奢靡之风。

节俭朴素,力戒奢靡,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更是事关“修身”“兴业”的大事。眼下,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取得良好成效。这场深刻的作风变革,彰显的正是“作于精而成于细”的道理:从具体问题抓起,从身边小事查起,从“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腐败”“会所里的歪风”等不正之风整治起,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才能切实让党风政风为之一新,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作风建设必须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杜绝“微浪费”,从一餐饭、一瓶水、一度电、一张纸做起,感悟厉行节俭、艰苦朴素的品德,践行严于律己、行有所止的规范,争做勤俭节约的标杆,保持清正廉洁的本色,优良作风就能更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华峰 辑录)

2025-08-06 8月4日 《人民日报》 朱浙萍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09474.html 1 育儿补贴彰显“投资于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