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路远)随着暑假的到来,未成年人溺水事故进入高危期。全市多地关工委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优势,积极调动“五老”群体,联动多方力量,为青少年织密暑期“守护网”,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
梁山县关工委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优势,整合街道社区、职能部门、学校、企业及社会力量,精心织就覆盖思想引领、安全防护、学习成长的青少年暑期“青春守护网”。在思想引领方面,水泊街道青龙山社区举办 “传承红色薪火,点亮童心向党”活动,老党员带领儿童认识党旗、讲述红色故事;县博物馆推出 “少年说·红色传承”活动,让孩子们担任讲解员讲述革命故事。安全防护上,赵堌堆乡省派第一书记党小组联合志愿者在小学开展安全教育,黑虎庙镇团委进学校、入村户普及防溺水知识。学习成长方面,多个社区开设公益课堂,提供舞蹈、绘画、作业辅导等服务,丰富青少年暑期生活。
微山县关工委聚焦夏季溺水高发问题,多措并举筑牢“防溺水安全网”。县关工委召开主任办公会议专门部署,印发通知要求基层关工委开展防溺水等宣传教育。联合县教体局推动学校通过主题班会、警示片等形式加强教育,基层关工委深入农户面对面讲解。同时,各社区(村居)建立日常巡查机制,加强对坑塘、河道等重点水域的监管,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防护体系,完善处置预案,做好应急准备。
邹城市积极调动“五老”群体投身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五老”志愿者创新教育形式,走进校园开展防溺水知识竞赛、结合自身经历讲述案例,还利用社区平台举办科普讲座。他们组织“暑期安全成长营”,开展绘画、阅读等活动并融入安全教育,对特殊家庭孩子开展“一对一”帮扶,组织孤困儿童参加公益夏令营并设置防溺水拓展训练。此外,组建86名“五老”组成的巡查队,每日巡查河流、池塘,劝离靠近危险水域的青少年,排查整改安全隐患,新增防护设施,为青少年安全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