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夏娇
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济宁的重要分支机构,交通银行济宁分行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不断增强服务国家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交通银行济宁分行紧密围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核心要求,立足济宁实际,精准对接地方重大战略部署、重点产业发展方向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五篇大文章”做深、做透、做出特色,为济宁市实现“一个万亿、五个倍增”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与澎湃动能。
科技金融 点燃新质生产力引擎
科技金融位居“五篇大文章”之首,是推动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支撑。交行济宁分行积极响应科技型企业发展需求,全方位构建并持续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从组织架构搭建、信贷政策制定、服务效率提升以及资源配置优化等多个维度,为科技型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针对科技型小微企业“轻资产、高成长”的特点,交行济宁分行创新推出专属线上产品“科创齐鲁贷”,以其“审批快、利率优、额度活”的综合优势,有效破解了企业融资难题。曲阜某国家级高新技术食品企业便是受益者之一。今年3月,该企业因新增订单急需1000万元流动资金。交行济宁曲阜支行客户经理在走访中获悉需求,迅速通过“科创齐鲁贷”线上流程,仅用两天时间便完成授信审批与贷款发放。“没有这笔贷款,这笔订单真的是不敢接!”企业负责人感慨道出了科技金融的及时雨效应。该笔资金的注入不仅保障了订单顺利完成,更提振了企业信心,预计今年产能将进一步提升。
为更精准地服务科创主体,交行济宁分行积极构建“名单制”服务体系,深化与工业园区、工信、科技等政府部门的战略合作,主动对接全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及科技型中小企业等重点名录。通过深入调研、定制方案、跟踪服务,该行将金融资源精准滴灌至传统产业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领域。截至2025年6月末,交通银行济宁分行科技企业贷款余额已达40.40亿元,成为区域科技创新的坚实后盾。
绿色金融 绘就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绿色金融则是实现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推手。交行济宁分行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和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的要求,将绿色发展融入经营管理的血脉。
交行济宁分行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绿色金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协调推进、破解堵点,确保绿色金融战略落地生根。机制建设上,该行将绿色环保理念贯穿信贷全流程,严格遵循绿色信贷标准,在上级行政策框架下,重点加大对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等绿色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不断优化信贷结构。
项目储备与创新是绿色金融的生命线。交行济宁分行紧密结合济宁区域产业结构特点,深挖绿色项目潜力。一方面,积极对接地方绿色发展规划,储备优质项目;另一方面,推动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创新,满足多元化融资需求。审批效率是服务的关键。该行建立了授信审查审批“绿色通道”和“限时办结”制度,实施审查跨前一步机制,明确各环节责任与时限,在严控风险的前提下,显著提升了绿色信贷项目的落地速度,为相关企业,尤其是承担绿色转型重任的小微企业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支持。
能力建设与考核激励双管齐下。交行济宁分行通过内外部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持续提升全行员工对绿色信贷政策、标识认定及创新案例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将绿色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将绿色信贷发展成效纳入经营机构及负责人的核心绩效考核指标,通过强有力的激励约束机制压实发展责任。截至2025年6月末,交行济宁分行绿色信贷余额达17亿元,储备绿色信贷项目客户5户,意向额度3.55亿元,绿色金融的画卷在孔孟之乡徐徐铺展。
普惠金融 润泽实体经济“毛细血管”
小微企业是经济活力的“毛细血管”,对于稳定就业、促进创新、繁荣经济至关重要。交行济宁分行始终坚守“金融为民”初心,将普惠金融作为履行大行担当、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全力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推动下,交行济宁分行积极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与小微企业之间的对接更加密切。通过优化审查审批机制、严格落实尽职免责、广泛宣传信息共享、深入走访充分对接等工作举措,加快推进落实协调工作机制,推动普惠金融服务直达基层。分行与政府机构、监管部门等合力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打通金融惠企利民“最后一公里”。
济宁市某电缆有限公司是省级专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业,因订单增加造成企业流动资金紧张。交行济宁分行在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过程中了解到企业存在资金需求后,第一时间指派专人主动对接。在深入调研企业经营状况后,采取“绿色通道”进行快速业务跑签,减少不必要的手续和等待时间,从上报审批到贷款投放仅用三天时间,成功投放流动资金贷款500万元,实现了银企精准对接,极大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体现了该行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决心。
交行济宁分行还注重加强政银企协同。积极对接市区县金融办、工商联、发改委及大数据中心等平台,围绕重点产业链、特色产业集群等场景,共同设计个性化融资解决方案,加快业务模式创新,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截至6月末,交行济宁分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两增口径)服务客户达2223户,贷款余额23.16亿元。其中,普惠小微法人贷款余额10.08亿元,普惠涉农贷款余额4.63亿元。
养老金融 护航全生命周期幸福晚年
面对人口老龄化加深的国情,发展养老金融是践行“金融为民”、服务国家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体现。交行济宁分行聚焦老年群体的多元化需求,构建涵盖“适老服务、养老储备(备老)、财富管理”的全方位养老金融服务生态。
暖心服务,打造“身边银行”。交行济宁分行深知服务细节的温度。大力实施网点适老化改造提升工程,实现网点无障碍通道、爱心座椅、老花镜等基本敬老设施全覆盖,并设置老年客户专属服务区域。更贴心的是创新推出“上门办”和“陪同服务”模式,组建“移动金融服务队”,建立快速响应机制,为行动不便或失能的老年客户提供足不出户的金融服务,切实解决他们的“数字鸿沟”和出行难题。同时,积极开展金融知识“上门讲”活动,深入老年大学、社区等场所,聚焦老年人关心的金融安全、防范诈骗等主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知识,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老年群体宣教活动20余次,提供上门服务30余次。
前瞻布局,助力“未雨绸缪”。个人养老金制度推开后,该行积极响应,全力推动政策惠及大众。线上,通过手机银行App、微信小程序等打造便捷的个人养老金服务专区,提供7×24小时开户、缴存、投资管理服务。线下,组织专业团队深入社区、企业开展60余场宣讲活动,覆盖人群超5000人,面对面讲解政策红利,提供个性化的养老规划咨询,帮助客户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和养老目标选择合适的金融产品。强力推动下,该行个人养老金开户数持续攀升,截至6月末累计开户已达19000余户,为数以万计的民众增添了养老保障储备。
交行济宁分行致力于从满足当下“养老”需求,扩展到服务全生命周期的“备老”规划。积极对接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养老财富管理需求,不断丰富涵盖养老储蓄、理财、保险、基金等在内的多元化、适老化个人养老金融产品供给,致力于成为客户全生命周期养老金融规划的可靠伙伴。
数字金融 赋能百业 智惠民生
交行济宁分行主动拥抱数字化浪潮,以科技赋能金融,围绕政银互通、服务融合、数据价值释放等方面深耕细作,推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提质增效,让“金融为民”的温度触手可及。
场景深耕,畅通“最后一公里”。交行济宁分行充分发挥银政合作优势,创新打造“GBC”(政府—企业—个人)端线上线下高效协同服务模式。2023年推出的“交政通”平台是典范之作。该平台将济宁市线下政务服务引入分行网点“智易通”自助终端及手机银行App,集成公积金、社保、医保、不动产等18项高频政务服务功能。客户在办理银行业务的同时,即可便捷查询、打印乃至办理相关政务事项。通过科技赋能,分行网点成功转型为群众身边的“微型政务服务驿站”,有效打通了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截至6月末,“交政通”累计服务量已突破10万笔,惠及千企万户。
智慧医疗,破解“看病烦心事”。该行聚焦医疗健康这一重大民生领域,以“互联网+”思维创新推出“惠民就医”服务。该方案深度融合大数据、政府平台与医疗服务,实现“极简申办、普惠全民、充分保障、先用后还”。参保市民签约后,即可获得专属信用额度,享受“先诊疗、后付费”的便利,缓解了看病垫资压力,还可根据需要灵活分期还款。患者由衷赞叹:“真是太棒了,省去了排队缴费的时间,减轻了看病的资金压力!”该服务不仅提升了居民就医体验和效率,也助力医疗机构优化流程、降低成本。目前,“惠民就医”已在济宁市两家重点医院上线,未来将加速推广。截至5月末,相关服务已惠及众多市民。
数字金融的实践,是交行济宁分行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生动写照。交行济宁分行将持续以科技为引领、以创新为驱动,在数字化、智能化浪潮中奋楫争先,不断拓展数字金融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为写好“五篇大文章”、推动区域金融高质量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济宁新实践贡献坚实的交行力量。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是时代赋予金融业的重大使命。交行济宁分行将始终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持续深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不断优化金融供给结构,提升金融服务质效。交行济宁分行将继续紧密对接济宁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服务国家战略、支持地方建设、增进民生福祉的征程上展现更大作为,奋力书写金融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