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邹城讯(通讯员 杜俊峰)近年来,田黄镇立足红色资源优势,深挖地域文化特色,将廉洁文化融入重点工作、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各方面,持续擦亮“廉洁田黄”文化品牌,筑牢廉洁防线。
该镇把清廉村居建设作为优化提升基层组织建设的有力抓手,实施村务公开规范建设年行动,制定规范村务公开的实施方案,全面梳理村级决策、工程招标、救助救济等事项流程,规范村务公开内容,以清单化方式厘清村干部权责界限,明确重要办理条件和关键环节,实现群众“看单办事”、干部“依单履职”。不断强化镇村两级监督联动,紧盯惠农助农、“三资”管理、砂石资源、乡村振兴等基层“微腐败”风险较为突出的重点领域开展监督检查,以有效监督,倒逼廉政履职,为重点工作落实提供坚强纪律作风保障。
强载体、塑品牌,建好“用活”十八盘党性教育基地,整合小山战斗纪念碑,红旗广场等红色景点,串点成线,连片成景,深挖特色清廉元素,持续提升党性教育、廉洁文化阵地建设水平。大力开展红色研学、廉政文化等教育活动,丰富廉洁文化产品供给,带动乡村休闲观光旅游发展,打通文化优势和经济优势的双向转化通道。依托农家书屋、文化广场等宣传阵地植入清廉文化元素,打造廉洁一条街、廉洁广场等文化节点,使廉洁文化建设真正融入群众生活,着力营造镇村干部清正勤勉、乡风民风清朗向上的良好氛围,为乡村振兴注入“廉”动力。
大力实施“乡风文明”建设行动,悬挂征集家风标语,展示具有各村特色的清廉景观线,让廉洁文化处处可见,推动形成村风家风清醇向善的良好风貌。围绕重要节点、重点人群,立足多发问题和廉政风险点,常态化开展“课堂+讲堂”的警示教育及集体谈心谈话活动,签订“八小时以外”承诺书110余份,时刻让党员干部保持清醒头脑,绷紧廉洁之弦。持续加强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管理,提升群众反映问题办结质效,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推动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