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彦彦 通讯员 王晓宇
今年以来,济宁市妇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锚定“走在前、勇争先”,深入实施五大工程,多项工作被全国妇联女性之声、《中国妇女报》《中国妇运》等省级以上媒体宣传推广,多个优秀集体和妇女典型获得省级以上荣誉。
巾帼心向党
群众性宣传宣讲广泛深入。举办“跟党奋进新征程 巾帼建功新时代”济宁市纪念第115个“三八”国际妇女节活动等主题宣传活动106场。持续打造“圣地女声”1+10巾帼宣讲品牌,开展“巾帼大宣讲”活动320余场。举办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征集优秀宣讲作品200余个。典型示范持续发力。广泛挖掘妇女典型,建立“身边榜样千人库”,首批筛选入库220名优秀妇女、40个优秀集体。通过小戏小剧展演、线上开设“榜样力量”专栏等形式,大力宣传妇联工作和优秀妇女典型事迹。推荐1人获评“齐鲁十大最美巾帼奋斗者”。舆论阵地不断强化。全市妇联系统新媒体阵地同频共振,累计编发新媒体稿件近2000篇。吸纳33名有影响力的女性新媒体从业人员加入妇联网上宣传队伍,推荐7名女性加入全市“榜样力量”线上活动宣讲队。
巾帼建新功
助力提振消费。线上线下同步开展济宁巾帼好品年货大集、巾帼好品进乡村进社区等活动84场,192家“妇字号”企业展出1326种商品,销售额达579.1万元。助力创业就业。举办春风行动暨女性专场招聘会64场,提供岗位近2万个;推广“妈妈岗”就业模式,全市232家企业开设“妈妈岗”,提供岗位8224个,邹城市妇联作为全省唯一县市区代表做典型发言。举办“法治护航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主题座谈会、庆“七一”妇女就业赋能活动,山东省玛丽亚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入选“她经济”高质量发展品牌名单。助力乡村振兴。实施女致富带头人培育工程,培训2500余人次。争取省妇联“巾帼科技助农兴农直通车”“巾帼好品 数字赋能”电商培训班走进济宁,惠及群众近23万人次。开展“建美丽庭院 扬时代新风”宣传教育活动,3人入选山东省“十村百人千院”女主人典型案例。
巾帼暖人心
优化保障环境。持续推进实施“十四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曲阜市、邹城市被纳入首批山东省实施“两纲”示范工作培育库。开展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五进”系列活动300余场。积极做好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制定印发2025年重点工作方案,压实工作责任,开展儿童友好城市试点单元推荐活动,发布孔孟文化修身之旅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儿童精品路线。抓好维权服务。建成市、县12338妇联维权服务中心12家,接待来电来访230余次。推动村(社区)妇联“法律明白人”覆盖率达99.6%,6人被评为省优秀妇联“法律明白人”。开展“三八”维权周、“巾帼普法乡村行”等普法宣传活动200余场,覆盖5.2万人次。加强关爱帮扶。做优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工作,招募爱心妈妈4700余人,结对儿童5850人,开展活动398场,陪伴儿童6918人次;建立爱心妈妈师资库,开展赋能培训72期,覆盖3000余人,推荐国家级师资库成员2名、省级师资库成员4名;“齐鲁润春蕾”“爱心妈妈续力行动”募集资金60余万元。持续开展“圆梦微心愿”公益活动,帮扶困境妇女儿童2000余人次。积极开展低收入妇女“两癌”保险和患病救助工作,走访151人。迎接万州妇联来济考察交流,推动东西协作区域协调发展。
巾帼兴万家
促进家庭文明。联合市纪委等单位启动“家庭文化节”系列活动,开展主题活动120余场,征集家规家信80余封,参与人数1.2万余人。推进家庭教育。召开全市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会议、妇联系统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推进会,积极探索三家工作融入基层治理。建立县级家庭教育指导中心13处,新增标准化社区(村)家长学校185处,吸纳专家、讲师246人,举办家庭教育活动445场,覆盖3万余人次。启动“泱泱黄河水 小小代言人”少儿文体艺术系列活动。开展“爱心大篷车”乡村少儿美育支教活动,与4所乡村学校签订帮扶协议。深化家庭服务。常态化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风险隐患排查化解等工作,辅导夫妻1.3万余对,劝和率近50%。10人被评为省优秀“巾帼调解员”。深入打造“爱在儒乡”婚恋工作品牌,开展青年联谊活动20场。
巾帼强根基
组织建设拓“新”增效。累计建立“三新”领域行业妇联79个,建立娘家人暖“新”角66个,举办暖“新”活动152场。队伍建设更加有力。持续实施“十百千万”巾帼领头雁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基层妇联组织成员素质提升培训班培训3400余人次。阵地建设持续向好。拓展延伸1638个妇女之家、妇女微家、妇女儿童家园阵地功能,推荐获评全国女性社会组织服务妇女儿童和家庭特色项目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