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明城市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关键在人,关键是市民素质。自创城工作启动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单位同心协力、实干苦干,取得了明显成效,正是不断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创建工作的基础工程,始终坚持大处着眼、细微处入手,从基础抓起,落细、落小、落实,初步形成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局面。但必须认识到,创城无止境,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也是一项长期、系统、复杂的工程,必须逐步深入持续推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一个行业、一个部门、一个团体乃至每个普通公民前进的标杆和奋斗的力量源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要牢牢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任务,使文明城市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排头兵,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创建文明城市的领航灯。大力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加强对市民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红色革命教育,增强群众对家乡的自豪感和荣誉感。要加快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覆盖,评选表彰一批道德模范、济宁好人、最美人物、文明家庭、新时代好少年等先进典型,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要通过更细、更小、更实的举措,深入持续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我们要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广泛开展诚信行业、诚信单位、诚信示范街区、诚信经营示范店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要全面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等主题教育和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加强网吧等互联网营业场所规范管理和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加大在职教师有偿补课治理力度。要广泛开展群众性志愿服务。优化市志愿服务数字化管理平台,健全志愿服务注册登记、培训提升、服务时长记录、激励回馈机制,吸引志愿者广泛参与志愿服务,让友善和谐充满我们的生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一个个令人内心潮涌的温暖细节。这些细节,体现在大街小巷和背街小道一样的干净整洁上,体现在政务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上,体现在市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的笑脸上,也体现在斑马线前的礼让行人、红绿灯前的适时驻足、耐心等候上……文明养成,贵在坚持,贵在长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持续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注定是一场持久战。我们要行动起来,更要坚持下去久久为功,在贯穿结合融入上下功夫,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长抓不懈,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把文明的各个细节践行于点点滴滴的日常行为中,让文明意识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形成人人参与、全民行动的生动局面,让文明的种子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出丰硕的文明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