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4日
第04版:

梁山“1738”奏响家风育人协奏曲

■济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允

通讯员 马宏强 王世坤

梁山县教育和体育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高筑“教联体”平台,构建“1738”建设机制,将“家风建设”作为打造全环境育人新格局的重要抓手和根本落脚点。

构建“1738”工作机制

“1”,一个工作主题

立足教体部门职能优势,加强协调联动,突出少年儿童品德教育关键,传承优良家风、汇聚家庭力量,弘扬社会正能量,以家风建设赋能全县教育和体育事业。

“7”,家风教育“七个一”要求

每校组织一场动员会、发放一份《家风建设倡议书》、每月一次主题班会、每学期一堂家风课、每师一封好家书、每家一篇好家规、每生讲一个好家风故事。

“3”,家庭、学校、社会三方教育力量,三个工作维度

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家风建设,学校主导,家庭配合,社会支持;家风教育,学校引导,影响家庭,辐射社会。

“8”,八项具体工作措施,即“引”“晒”“写”“讲”“行”“建”“融”“评”

“引”,组织全县1万余名教职工把家风建设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把对党忠诚纳入家风建设中,带头廉洁治家,从严管好家属子女。分县、乡、校3个层次召开全系统警示教育大会,并邀请县纪委监委人员到场指导。本年度分两批次组织200多名党员干部,到大路口镇张博士集村廉政教育基地、春园家风家训馆等进行观摩教育活动,以纯正家风涵养清朗师风。全县5600余名教师实行“挂牌”服务,争做修身齐家的践行者、示范者和引领者。

“晒”,组织师生开展“家规家训家风”图文材料征集评选活动,精选作品在“一网互通”平台上“晒一晒”,链接所有学校、幼儿园师生及家长。并通过班级文化墙、校园文化长廊等进行展示,营造浓厚的交流学习氛围。目前,该项活动正逐步展开。

“写”,2024年起,组织2轮“传优良家风 育时代新人”主题征文活动,‌用孩子视角、学生笔触记录感人至深、‌发人深省的家教家风故事,感悟家风传承、人生哲理,开展生动的德育实践活动。先后收到1000余篇学生作品,从中精选123篇编辑成册(第一期61篇、第二期62篇)。共印刷620册,下发到各学校图书室(馆),组织师生借阅学习,并把优秀篇章推荐给家长,推进优良家风的传扬。

“讲”,近年来共组织家风故事会、演讲比赛2轮,家庭教育指导研讨会两届,家长代表经验交流会3轮。邀请有关专家、志愿服务团队、“五老”人员180人,通过主题讲座、网络课堂、咨询辅导等途径,为学生及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一实小集团的“家长有妙招”栏目,四实小的“汇德教师说”栏目、新坐标高级中学的“陪伴成长 静待花开”栏目等,定期开讲家庭教育知识与案例故事。

“行”,引导师生及家长践行优良家训、家风,实现“学做合一”,通过食堂公约、劳动实践等措施倡树勤俭节约、自理自立、文明有礼的好家风。倡导师生及家长开展亲子阅读、邻里互助、关爱特殊儿童等活动,形成积极向上、向善向美、互帮互助的良好风尚。部分学校在教室内设置“星光榜”,记录学生践行美德的闪光瞬间。

“建”,加强家风教育队伍和阵地建设。健全县级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工作机制,汇集全县心理咨询师和家教指导教师,集研究、宣传、培训、指导、服务于一体,为家风建设提供专业支撑。完善家长学校建设,编写家庭教育指导教案280个,推介县级指导课程25个,通过两届研讨会培训家教指导教师350人次。

联合有关部门,建设梁山歼灭战遗址纪念园、春园家风家训馆、大路口镇张博士集村刘氏家祠3处中小学生家风教育实践基地,组织相关研学活动3800人次。

“融”,组织各学校设置家风教育课程,融入思政课堂,落实到各类德育实践活动中。通过课堂浸润、家校联动、实践体验等形式,将“家文化”融入校园生活,让孩子们在探寻家风、践行家训中厚植家国情怀,为文明校园注入传统美德的基因。抓住春节、中秋、重阳等节日契机,组织师生在参与中传承节日习俗、感悟时代新风、增强文化自信。同时,引导师生走出“小”家、融入“大”家,积极参加社区宣传、文艺展演、劳动实践等志愿服务活动。

“评”,近年来评选家风教育优秀征文作品123篇、优秀指导教师118人,推选“美德少年”“新时代好少年”230名,配合有关部门创建“书香家庭”1280个。并将于近期评选10处家风教育示范学校。通过表扬激励,引领示范,以点带面。

2025-07-04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07098.html 1 梁山“1738”奏响家风育人协奏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