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6月28日
首页
第06版:

红色经典感染着我们

图文 本报记者 满广宇

对于红色读物,大家都不陌生。小时候课本上学习到的刘胡兰、铁道游击队等英雄人物和群体,都是源于红色读物。革命先辈们流血牺牲、英勇奋战的可歌可泣的故事,深深地感染着今天的阅读者。

“本来以为电视上演的很精彩,但是一次偶然的机会,看过原著书本以后才发现,只有细细品味、反复推敲文字的意义,才能深入的感受人物的魅力。”正在济宁市图书馆阅读的刘先生表示,考上研究生才发现,一些较为严谨的答案还是要从书本中探寻,电视、网络、手机虽然阅读方便,但就像走马观花一样,看过就忘,只有在看书时才能静下心来细细品读,了解作品的内在涵义。

对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而言,《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等这些经典书籍是可遇不可求的,对于书本的渴望,对于优秀读物更是爱不释手。而今的电视、电脑、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在凸显娱乐功能之际,也让经典阅读在相应减少。

“我不喜欢看电视,虽然有场景,演技也十分到位,但是最主要的是年龄大了,天天看着电视眼睛受不了。”刘先生说,他今年55岁了,在单位上班也算是二线。每逢节假日,就来新建的图书馆看书。前段时间,主要看历史书籍,如《变法名相:王安石》《清文宗咸丰传》《袁世凯全传》《曾国藩家书》等。看过之后,还是更喜欢近代的红色书籍,如《毛泽东大决策》《周恩来超群智慧》等书籍。他小时候家里兄弟6个,家庭条件差,买不起课外书,但有机会读到一些关于游击战、持久战的理论书籍,他就特别感兴趣,现在仍然记忆犹新。

记者发现,虽然现在的纸质书籍阅读量有所下降,但是少儿纸质读物的售卖、阅读却稳步增长。“我们售卖儿童红色读物类的书籍,每年大约有两个旺季。第一个旺季是每年的五四青年节,第二个旺季是七一前后。中小学老师号召孩子们多多阅读关于青年的书籍,红色文学类的书籍就相对较多一些,如《闪闪的红星》《小英雄雨来》《红日》《林家铺子》《雷锋的故事》《孔繁森》等,已被列入中小学生必读丛书,而且阅读量也逐年递增。第二个旺季主要是党员干部购买红色经典书籍,还有就是暑假孩子们的必读书目,或在暑假写读后感,提高写作水平。”太白楼路一家书店的工作人员说。

近两年面向中小学生的红色经典读物,在用词、造句等方面更贴近生活,贴近小读者,甚至一些词语在本页下面还会加入备注。例如,把三大战役用一个个小故事分解出来,运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写作手法,将一些细节全方面的介绍给小读者。

“我们预留了很大一部分书架摆放红色书籍,希望唤起购书、看书人对红色历程最深刻的认识,把发生在中国的红色经典故事,生动、鲜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吴泰闸路新华书店的工作人员说,这些读物的售卖、阅读,也是面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一项很有益的工作。下一步,他们还会引进更多展现当代英雄风采的少儿图书。

2019-06-28 图文 本报记者 满广宇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042.html 1 红色经典感染着我们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