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鲍童
通讯员 苏执力
位于曲阜市西北部的吴村镇,享有“林果之乡”的美誉:峪西村温室大棚内,红彤彤的西红柿压弯枝头;高楼村葡萄园果香四溢;簸箕掌村的千亩黄桃林,即将迎来采摘季……近年来,吴村镇凭借独特的资源优势,以“一村一品”为着力点,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龙头企业带动、电商赋能等创新举措,走出一条特色种植助力乡村振兴之路。
在吴村镇峪西村的集体蔬菜大棚内,反季西红柿迎来丰产丰收。“我们通过深化与老董种地联盟公司的产业合作,以水果西红柿种植为突破口,探索出一条‘企业+村集体+农户’的乡村振兴新路径,不仅实现村集体增收、企业增效,更让村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吴村镇峪西村党支部书记李含介绍,企业提供优质种苗、定制化肥及全程技术指导,并通过统一供苗、统一管理、统一回收的“三统一”模式,确保产品品质稳定。收获季公司以保底价集中收购,解决农户最担心的销售难题,并开发冻干果蔬、番茄汁、番茄酱等深加工产品,使初级农产品的附加值提升30%以上。
合作开展以来,村内200余亩闲置土地实现集约化利用,亩均产值较传统种植提升近5倍。企业设立的田间管理岗位吸纳本村劳动力50余人,人均月增收超3000元。“现在既能照顾家里老人,又有稳定收入,比外出打工强多了。”正在大棚劳作的村民王大姐笑着说。
目前,老董种地联盟公司正与周边6个村庄洽谈合作,峪西村的小番茄种植经验有望催生区域特色农业集群,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能。
依托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峪西村发展西红柿种植500余亩,年产优质果蔬300余吨,而这也只是吴村镇瞄准市场需求精准布局,打造出“南粮北果中菜畦”立体化种植版图的缩影之一。高楼村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建成葡萄标准化基地800亩,培育阳光玫瑰等高端品种;簸箕掌村黄桃种植面积突破2000亩,配套建设深加工车间,开发桃脯、果酒等系列产品。与此同时,郭店村万亩土豆种植基地、李洼村千亩药食同源山药产业园等特色项目多点开花,形成年产值超千万元的产业集群。
近年来,吴村镇创新“种植+加工+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建成农产品集散中心2处,培育深加工企业5家,注册“九仙山”等地域品牌商标12个。通过举办黄桃采摘节、葡萄品鉴会等农事节庆活动,年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依托电商服务中心开展直播带货,让特色农产品搭上“数字快车”,去年线上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
“现在土地流转有租金、合作社务工有薪金、年底还能拿分红,一年算下来比过去多挣两万多。”正在葡萄园忙碌的高楼村村民张良海笑得合不拢嘴。数据显示,通过土地入股、订单农业等利益联结机制,全镇集体经济收入年均增长1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3万元。
站在吴村镇九仙山的观景台俯瞰,连片的特色种植基地宛如多彩锦缎铺展在青山绿水间。“我们将继续深化‘一村一品’建设,规划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园,推动农旅深度融合,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端上‘生态碗’,吃上‘产业饭’。”吴村镇党委书记刘卓然表示。
如今,特色种植不仅成为吴村镇闪亮的名片,更化作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产业兴旺与百姓富足同频共振,奏响新时代的丰收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