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宋天宇
“生活即教育啊,孙云晓教授的讲座让我受益良多,我不该跟叛逆期的儿子硬碰硬的。”观看完济宁市“落实五育并举 促进心理健康”公益讲座的第一课后,泗水县洙泗中学的学生家长宋晓楠颇有感触,“今后要保持冷静和耐心,多倾听、少指责,让孩子在体验中成长,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智慧引路人。”
近年来,伴随《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教联体”工作方案的出台,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待越来越高,如何推进相关政策落实落地,怎样实现家庭、学校、社会共赢等一系列问题摆在教育行政部门面前。面对这些问题,泗水县教体局立足学校主阵地,以规范化家长学校建设为抓手,持续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通过建机制、强队伍、拓资源、优服务,打通学校、家庭、社会育人资源,促进家校社三方协同发力、同向同行,有效破解影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突出问题,促进形成良好教育生态和育人环境。
注重顶层设计,完善机制凝合力
近年来,泗水县充分发挥政府统筹协调作用,加强校家社协同育人系统谋划和顶层设计,印发了《泗水县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机制》《泗水县深化全环境立德树人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工作方案》,提出发挥学校主导作用、落实家庭主体责任等6个方面20条具体措施,明确了17个部门的职责任务,建立了政府统筹、部门协作、学校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
“青少年的成长问题是多样性的,单靠学校教育很难从根上破解。”泗水县教体局基础教育科科长孟宪洋说,“我们致力于建构学校主导的全环境立德树人模式,以特色活动和课程为载体,以家长学校和家委会建设为抓手,协同各方力量积极构建多样态‘教联体’,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为汇聚各方力量,多举措加强家长、教师、专家、社会力量等协同育人队伍建设,泗水县教体局聚焦全员育人目标,建立了“县—镇—校”三级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指挥网络,配备专(兼)职辅导员317名,开发家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地方课程9门、案例资源库100余例,形成“专业指导+实践落地”的立体化服务模式。邀请“五老”人员和劳动模范、道德模范等加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队伍,持续壮大社区家庭教育志愿讲师、专家、工作者队伍。健全基层学校校长接待日、学校开放日、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制度,年均开展家校互动活动200余场,实现家校沟通常态化。
统筹优质资源,靶向服务提质效
近日,在泗水一中、实验中学等高中学校陆续举办了“高三家长与教师减压赋能”专题报告会。授课的心理专家董雯老师紧扣“考前焦虑”“动力不足”“自我怀疑”三大问题,通过“科学方法+真实案例”替代空洞励志,帮助学生破除认知误区,与压力共舞。“学习不是爬坡而是探宝,听了董老师的讲座,我认识到之前我在强化焦虑,给孩子隐性施压,我们要学会赋能式沟通,引导孩子将他律转化为自律。”一位参与活动的老师也深有感触地说。
针对不同学段、不同群体的差异化需求,泗水县教体局统筹开展“分层分类”指导服务。在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同心共育 向阳成长”活动,定制个性化教育方案;为帮助农村留守和困境儿童,联合妇联和各镇街党政部门建成“希望小屋”329间,招募“微爱妈妈”507名,常态化开展“微爱妈妈”“带你看世界”“雏鹰课堂”等学生关爱活动,打造“泉乡有爱 合护未来”未保品牌。针对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围绕“成长衔接”“亲子沟通”等主题,一季度在各学校(幼儿园)举办“做智慧父母”“从心出发 零距离沟通”等讲座26场,覆盖家长超5000人次。同时,组织教师进社区开展公益性指导服务,一季度开展专题培训15场,1万余名家长通过法治教育、时间管理等课程提升了科学育儿能力。
密切家校联系,多维发力显成效
“能发挥我的专业特长给孩子上一堂课后服务课,作为家长感觉特别荣幸。”“和教师一起组织幼儿们开展活动,切实感受到了她们工作的不容易。”……这些朴实的话语是家长参加完幼儿园半日开放等家校活动后发出的感慨。泗水县教体局通过家委会、膳食管理委员会、校园开放日等活动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敞开大门办教育,化解家长对学校的不了解及对教师的不信任,在彼此携手中拉近家校关系。
在扩大家长监督权上,泗水县以家长最关心的校园食品安全问题为切入点,出台了《学校膳食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膳食管理家长监督职责,让家长走进食堂,现场体验查验食堂运营管理全过程。同时,指导各学校将校长电话、“家校共育”热线公示在学校门口显眼处,工作时间安排专人接听,非工作时间启用语音留言功能,确保24小时不间断响应。将民意诉求办理工作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坚持有解思维、专人负责、现场查看、源头治理,实现群众发现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仅2025年一季度,泗水县累计开展各类家校活动200余场,惠及家庭9万余个。家长教育理念显著提升,90%以上家长掌握了青春期沟通、心理健康疏导等实用技巧;家校合作深度强化,各校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覆盖率达100%,形成“共商、共建、共育”的家校共同体;教育生态持续优化,学习型家庭占比提升至35%,家庭亲子阅读、共同学习等活动成为新风尚。一季度家校矛盾同比下降20%,涉青少年治安案件减少15%,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满意率达98%,龙城幼儿园、洙泗小学等学校被评为市级“家庭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