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8日
第01版:

兖州:强民企迸发大能量

■通讯员 张树锋 黄鹏程

“今年订单已突破2500台,较去年同期增长12%,生产计划已经排到7月下旬。”济宁中堃农业装备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李健手持生产进度表介绍,工人们正忙着将产品装车发往青岛、北京等地。而与中堃农业装备相距约5公里的万世机械,其激光整平机等机械设备远销中东、东南亚等地区。

“今年以来,除华勤集团、太阳纸业等‘大块头’保持高昂的发展势头外,一批专精特新中小民营企业也呈现出产销两旺、‘多点开花’的景象,成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兖州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张景林说。

中小企业迸发出强大发展能量,是兖州区坚持质量优先,厚植发展要素,推进实施新型工业化和制造强区的结果。今年一季度,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6家,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03.7亿元;完成工业投资42.1亿元,同比增长198%,工业技改投资22.96亿元,同比增长99.3%。

兖州区聚焦企业培育,围绕汽车零部件、煤电、专用装备、盐化工、现代食品5条标志性产业链,举办“书记区长企业家恳谈日”暨融链固链活动5场,梳理产业链问题诉求13项。实施惠企服务综合柜员机制,组织人员精准对接企业“询需问诊”,为企业量身打造个性化惠企政策包190余份,助力企业破难前行。启动了优质中小企业“挖潜强基”行动,帮助企业“牵线搭桥”,引人才、建平台、育主体,加快产学研合作步伐。截至目前,创新型中小企业达到179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7家,并涌现出一批省级数字经济产业创新中心、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省“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在兖州,扩总量、抓增量、稳存量、提质量,增强工业经济韧劲,民营企业首当其冲。兖州区聚焦产业转型,进一步推进民营企业与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实施了总投资174亿元、149个数字化改造项目和工业互联网培优工程,42家企业入选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再造兖州现代工业发展新优势。聚真宝数字智慧AI工业互联网平台、易运盈外贸数字综合管理平台等一批数字核心产业正在崛起。

做强民营企业就是做强产业基础。兖州基本形成了以新能源产业、橡胶化工、造纸包装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和以智能农机装备、高端装备、健康食品、装备式建筑钢结构等一批国家级、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我们将聚焦优势产业,坚持创新驱动、开放带动、消费拉动,做大做强民营经济,在制造强区建设上实现新突破,通过几年努力,着力将兖州打造成为鲁西南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区。”兖州区委书记王庆说。

2025-04-18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01470.html 1 兖州:强民企迸发大能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