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6月28日
首页
第01版:

独具匠心绘出优美乡村画卷——泗水县重点项目观摩侧记

■本报记者 孙逊

本报通讯员 包庆淼 姚树华

6月21日清晨,泗水县迎来了特殊的客人,全市重点项目现场观摩会参会人员来到县里几个重点项目现场,了解项目进度、实地检阅项目建设成效。观摩团先后实地察看了圣水峪乡村振兴龙湾湖示范片区阅湖尚儒文化旅游项目、音义河生态治理及跨泗河综合管廊项目、金庄镇城镇建设项目。每到一处,大家都相互交流、客观点评,谈体会、讲收获、说打算,真诚的交流激发起大家比学赶超、竞相发展的动力。

上午8时许,阳光从龙湾湖上空斜斜地照着圣水峪镇东仲都村,该村是去年打造的省级美丽乡村项目。观摩团成员一进村,便被这里的景色迷住了。画卷般迷人的山水,天籁般的鸟鸣虫叫,花木扶疏,绿树成荫,花果飘香,一栋栋富有特色的建筑坐落于龙湾湖西畔,个个浓淡有致,层次分明。时值盛夏,山村的空气清新得犹如流淌的音符,穿行其中,仿佛置身于优美的乡村画卷中。

走进圣水峪镇乡村赋能运营中心,展厅内摆放着圣水峪镇自产的小米、木耳、绿豆等各种农副产品。圣水峪镇党委书记孔令锋介绍:“这是一个乡村赋能工程,今年1月26日正式启动,并在东仲都村建立圣水峪镇乡村赋能运营中心。截至5月底,已完成销售收入56万元,产生的5.6万元利润全部分配村集体和贫困户。”

观摩团又参观了东仲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该实践站面积约1000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有儿童壹乐园、乡村儒学讲堂、赋能手工艺术坊、心理辅导室等功能室。沿着由木板铺成的小路前行,便可看到龙湾书房,木质墙体、落地门窗。据项目负责人田斌介绍,该研学写生基地占地面积200亩,一期投资1500余万元,是一个以研学写生为主题的综合体验文创基地。等闲谷艺术粮仓由六十年代的战备老粮库改造而成,包含艺术家村落、特色精品民宿、餐饮娱乐集聚区等,努力打造成为乡村文化旅游与艺术创客基地。南仲都村生态观光园总投资1300万元,项目总占地6536.86平方米,以花卉养殖为主,预计每年产值2000余万元。

泗水的最大特色是“有山有水”,该县善做水文章,音义河生态治理及跨泗河综合管廊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这个项目是该县为建设“山水园林、生态宜居”城市,打造“两河五水十二湖”水系城市景观而推进实施的重点城建工程。项目于2017年实施建设,总投资1.7亿元,全长2.7公里,占地面积约52.2公顷。其中音义河DEF区景观工程,南起泉通路,向北流入泗河,全长约1.4公里,占地面积约26公顷,投资约5000万元,为音义河下游工程。工程按照“彩叶、草地、樱花”“百花争艳,花翻蝶梦”“常绿植被,郊野风光”三个主题实施建设。同时,在工程中配建综合管廊工程,管廊总长1.26千米,总投资1.13亿元。其中跨泗河管廊总长900米,管廊舱室为3个功能舱和1个逃生舱,容纳电力、通讯、有线电视、自来水、污水、热力、燃气等7类管线。泗水县委书记谢成海介绍说:“随着综合管廊工程的建成投入使用,必将会对加快我县省级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建设、推进城市跨河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金庄镇城镇建设项目令观摩团耳目一新。金庄镇是泗水县经济开发区所辖唯一镇,辖52个行政村,5.28万人,是省级重点示范镇、全国重点镇、山东省绿色生态示范镇。自2018年以来,金庄镇以促进产城融合为根本方向,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着力打造镇驻地新型城镇建设版块,(下转4版)

图为泗水县音义河生态治理项目。■记者 刘项清 摄

记者手记:泗水美,美在青山映碧水。行走在青山绿水间,记者深切地感受到泗水的生态之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泗水县上下坚守初心,不仅维系着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并用生态化方式贯穿了工业、农业、旅游等“绿色崛起”的各领域。一路上,记者记录下的是绿色崛起的勃勃生机,感受到的是广大干部群众打造生态泗水的澎湃激情。

2019-06-28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013.html 1 独具匠心绘出优美乡村画卷——泗水县重点项目观摩侧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