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9日
第04版:

汶上县中都街道 擦亮文化传承“金名片”

■通讯员 李明

2024年,汶上县中都街道以“保护优先、活化传承”为主线,创新构建文物保护体系,通过制度化管理、科技化修缮、社会化参与“三驾马车”,让历史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目前辖区18处文物实现精准化保护,2处获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获评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活化利用成效显著,走出了一条文物保护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筑牢根基,夯实文物保护“压舱石”。中都街道配合县文化和旅游局完成贾柏遗址核心区及周边文物资源补充勘探,进一步明确遗址文化层分布及保存现状。做好郭氏家祠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划定工作,设立界桩、标识牌20处,实现文物本体与周边环境协同管控。不仅为文物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标志着汶上县中都街道在文化遗产的守护与传承之路上迈出了坚实而富有成效的一步。

匠心修复,激活古建新生“基因码”。针对年久失修的郭氏家祠,街道积极配合修缮与保护工作,采用“原材料、原工艺、原形制”修复方案,配合县文化和旅游局完成家祠主体建筑屋面修复、木构架加固及彩绘保护工程,经过8个月的抢救性修缮,使这座清代建筑重现“梁枋彩画流光溢彩,砖雕墀头栩栩如生”的历史风貌,并通过省级专家组验收。

全民共护,构建文化传承“生态圈”。街道创新“文物+文旅”“文物+教育”融合模式,打造“贾柏遗址探秘之旅”“家祠里的家风课”等特色品牌。2024年举办的东贾柏村祭祖大典吸引8省200余名郭氏后裔返乡寻根,郭氏家祠祭典被列入市级非遗名录。由退休教师、乡贤组成的“中都文保志愿联盟”全年开展50场文物普法宣讲,创新推出“小小文物守护人”研学项目,带动2000余个家庭参与文物保护。

2025-03-29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00203.html 1 汶上县中都街道 擦亮文化传承“金名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