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9日
第03版:

早春荠菜鲜

张成群

初春时,天气仍比较寒冷,杨柳、香椿、芦苇仍裸露着枝干,在春风中摇曳。油菜、小麦也沉寂着积蓄力量,等待复苏。雨水一过,时令尚未抵达惊蛰,在我的家乡鲁西南平原,麦田内、野地里、道路旁,唯有荠菜经过一冬的沉睡与煎熬,只需一缕春风,便苏醒来,呼啦啦地如约而至,最早报春。荠菜,成了名副其实的江北第一纯天然野菜,最早走上了人们的餐桌。

时下,冬暖式大棚里,人工栽培的荠菜,虽然在超市已不稀罕,更让人喜欢的,却是亲手野地里挖来土生土长的野荠菜。这菜的生命力颇强,无论土地肥沃贫瘠,它都如期碧绿、蓬勃。

田野的空气中,散发着泥土的芬芳,大地铺满了春光,俯身下去,看到荠菜锯齿叶舒展开来,紧贴着大地,把它们从杂草中辨认出来,一朵又一朵,又是多么快乐的趣事。寻着,挖着,春阳暖暖地照在背上,蜷缩了一冬的身心尽情舒展。

一朵荠菜在手,袭来淡淡清香,那是早春里特有的香味。不仅仅是因为自己挖来的荠菜格外鲜美可口,更因为挖荠菜有着无穷的乐趣。天赐的与大地亲近的滋味,天地人融为了一体。

徜徉在春的田野,享受着暖暖的气息,不仅快乐,更连接着对春天的向往。当荠菜遇到了春风春雨,它已将我心与春天相连,并将温暖的心思留在了田间小溪。

北宋著名大文学家兼美食家苏东坡先生,更是以荠菜为主料,做了一道“东坡羮”,他在给好友的信中自夸道:“君若知其味,则陆八珍皆可鄙厌也!”意思是说,你要是品尝过“东坡羮”,就不再想吃什么驼峰、口蘑、沙丰鸡等“陆八珍”了。可见这荠菜,900多年前就已俘虏了美食家的胃。

从小在农村长大,自幼喜爱这菜。四十多年前的那些初春,我跟着哥姐们,唱着:“荠荠菜,像菠菜,能做汤,能包馅,大人孩子都喜爱……”的歌谣,奔向田野。

小伙伴们一人提一个篮子,持一把剜刀满地跑,找荠菜挖荠菜成了劳动竞赛,看谁的荠菜肥大、水灵,最先装满篮子。荠菜挖回家,留够自家吃的,就趁周末到市场上卖。“买荠菜啦,买荠菜,又鲜又嫩的野荠菜……”我和姐姐那不绝于耳的童声叫卖,仿佛是在报告春天的到来。卖出去的荠菜,买回家的是急用的铅笔、田字格、小人书,也在幼小的心灵播下了谋生计的种子。

荠菜的吃法多种多样,无论怎么吃都是美食。我的母亲就能把荠菜做成各种菜肴,最得意的是将荠菜沸水焯过,剁碎,拌上鸡蛋丝包水饺,或做汤圆和馄饨的馅,变着法儿让我们兄妹吃上一春天的荠菜。

母亲说荠菜不光新鲜好吃有营养,还是民间一味良药。而我之所以爱荠菜,倒并非因为它是药,而是在那姊妹多,日子实在拮据,不到过年几乎吃不上肉的岁月,却能在青黄不接的早春,收到鲜嫩可口的美味。长大后,确也知道了荠菜的药用价值。据药典记载,荠菜的花、果全草入药,性凉,有止血、凉血的功效。那在春日里挖的荠菜,就有着不期而遇的保健意义了。

时下的饭菜非鱼即肉,而在大年之后,遇见荠菜的水灵、碧绿、清鲜,刚好换换口味,满嘴都是春天的味道,不也是幸福生活的味道吗?

2025-03-29 张成群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200186.html 1 早春荠菜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