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允 通讯员 王强
从2025年春季学期开始,济宁市教育局在我市部分中小学校试点开展课间15分钟改革探索。通过开展课间15分钟改革,让每一个学生“头上有汗,眼里有光”,有效缓解学生学习压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
在济宁市兖州区东御桥小学教育集团奎星楼小学,每到课间,校园里就充满欢声笑语。“趣享课间15分钟”活动,让学生们变得更阳光、更健康。
保障课间活动时长,让每一分钟都 “物尽其用”。在奎星楼小学,“趣享课间15分钟”可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为了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的“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的要求,学校在寒假期间就早早谋划。从制定《课间15分钟实施方案》开始,学校就下足了功夫。成立专门的课间工作领导小组,构建起一套严密的管理体系:学校主要领导全面统筹,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推进,中层领导按年级各司其职,正副班主任精心组织,体育教师则发挥专业优势进行分工指导。这一整套机制的建立,让每一位教职工都参与其中,真正做到了把课间15分钟用好用足,确保学生们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锻炼和放松。
丰富课间活动形式,传统与创新完美融合。学校巧妙地将老鹰捉小鸡、丢手绢、蚂蚁运粮等经典传统游戏融入体育运动种,让学生们在熟悉的趣味中尽情释放活力。就像三年级(4)班玩的“无敌风火轮”游戏,四人一组绕障碍物旋转比拼,既考验团队协作,又充满竞技乐趣。
学校还考虑到不同的天气和学生的多样兴趣。天气好的时候,操场就是学生们的乐园,喊数抱团、滚球接力等室外活动精彩纷呈;遇上雨雪天气,室内活动也毫不逊色,室内操、搭积木比赛、抓五子等项目让学生们在教室里也能玩得不亦乐乎。每个班级的活动项目每周都会更换,还能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真正做到了个性化满足。
强化课间活动组织,教师从管理者变身参与者。在奎星楼小学,教师角色发生了有趣的转变,从传统的课间管理者变成了课间活动的积极参与者。班主任会和任课老师一起,融入学生们的活动中。就拿“无敌风火轮”游戏来说,有的老师会亲自参与到小组对抗中,和学生们一起喊口号、想策略,为了胜利共同努力。这种角色的转变,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还让课间氛围更加活跃。老师们用自己的热情感染着学生,让课间活动真正成为师生共享的欢乐时光。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还能更好地观察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为后续的教育教学提供更多的参考。
课间虽然短暂,却十分珍贵,奎星楼小学的“趣享课间15分钟”活动,践行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理念,为学生打造了一个健康、快乐、充实的课间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让家校社回归教育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