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12日
第05版:

任城区人民法院

探索审判融合机制 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

近年来,任城区人民法院家事少年综合审判庭积极探索“家事+少年”审判融合机制,通过理念融合、权益保护、犯罪预防、品牌创建和多方联动,有效提升了家事审判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水平。

坚持“理念融合”先行,在整合审判资源中凝聚工作合力。根据少年审判与家事审判“理念相通、程序相近”的特点,组建专业审判团队,实行案件归口管理。在涉少民事及家事审判中贯彻“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在涉少刑事案件中引入“公益性、人伦性、关联性、修复性”理念,设立圆桌法庭、心理咨询室等,综合运用社会调查、情感修复、家庭教育等机制,推动审判效果最大化,切实保护未成年人权益。

落实“权益保护”要求,在少年审判中融入家事审判元素。办理一批法律效果好、社会影响大的典型案例,在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涉少刑事案件中,建立庭前调查制度,深入查清少年犯的成长背景和家庭原因,并将社会调查报告作为定罪量刑的重要参考。为每起涉少刑事案件发出“给家长的一封信”,率先在全省发出首张家庭教育令,帮助家长履行家庭教育职责,修复家庭关系,减少未成年人再犯可能。

深化“犯罪预防”机制,在家事审判中突出做好涉未帮教。针对离婚诉讼中未成年子女可能受到的伤害,与公安、妇联等部门联合发布《家庭暴力告诫实施办法》,引入心理疏导机制,对涉及未成年人抚养权、家暴等案件进行风险评估和心理干预。同时,对离婚纠纷中的未成年人及困境妇女儿童进行长期跟踪回访,及时发放司法救助资金,最大限度提供帮扶救助。

持续“司法品牌”创建,在优化服务中着力打造“一庭双品”。汲取“慎刑”传统法律文化思想和“和为贵”“孝”“贤”儒家文化精髓,打造家事审判“任和万家”和少年审判“法润青葵”两个独具特色的司法品牌,推进家事少年审判的规范化、特色化、专业化、社会化和人性化建设。通过“三端工作法”,实现了诉讼前端多元解纷、中端渐进化解、后端答疑回访的全流程服务。

深化“多方联动”机制,在凝聚合力中构建多元解纷机制。与民政、司法、教育、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多方联动,建立多元化少年家事纠纷调解机制。联合妇联在部分村居设立家事少年微法庭,由网格员、妇联主席和家事调查员、调解员等负责初期调解工作,进一步延伸司法服务触角。在人大工作联络站设立法官工作室,为婚姻家庭和涉少矛盾纠纷化解“把脉开方”。

通讯员 袁鹏 杨可心

2025-03-12 任城区人民法院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98949.html 1 探索审判融合机制 加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