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4日
第04版:

济宁全域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纪实

——各县(市、区)创新举措夯实文化遗产保护根基

曲阜市 六步工作法树立普查新样板 曲阜市作为全国13个试点城市之一,创新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机制,以尼山镇试点经验为基础,形成“六步工作法”,完成12个镇街985处文物普查,实现复查率100%、新发现166处的突破性成果。通过构建双组长领导体系、配备40人专业团队、投入百万设备保障,创新建立“村村到”档案和全区域普查模式,同步开展文物保护宣传,打造了可复制的文物普查“曲阜样板”。

邹城市 智慧网格吸纳普查新成员 邹城构建“晴雨工作法”,晴日外业采集,雨天整理建档,独创市镇村三级文物网格体系。充分发挥了文物公益岗作用,文物公益岗变身“本土文保智库”,既能了解所在村居文物资源状况优势,完成文物点复查,又培育了基层文保生力军,实现普查与人才储备双赢。

梁山县 五不放过筑牢文保新防线 梁山普查队坚持“五个不放过”原则,践行“线索必查、信息必全、座谈必开、数据必传、日志必记”五原则,高度重视文物线索,无论线索在何处,都会前往实地查看,确保及时有效地保护文物。通过与村民交流,及时发现新的文物线索,新发现文物18处,为水浒故里续写着新的文化传奇。

微山县 水陆并进开创普查新模式 微山县面对87%水域覆盖的特殊环境,创新实施“三维工作法”,通过强化组织力度、拓展摸排广度、提升管理精度,完成277处文物复查和86处新发现。采用水陆双线推进模式,组建25人三级普查队伍,运用全站仪+无人机测绘技术,创新开展湖区文物“试探定位”和田野“地毯式勘探”,收集文物线索600余条、标本400余件,绘制图纸1000余张,构建起全县文物资源“一张图”管理体系。

鱼台县 文化寻根解码历史新基因 鱼台县积极深入村居田野,扎实开展文物普查工作。全力挖掘文物线索,重点围绕多种文化类型展开征集行动。以宓家堌堆、湖陵故城玄帝庙等遗址为核心,有序开展田野调查。鱼台普查队对116处文物点全数复查基础上,新发现文物16处,采集标本206件,为“孝贤文化”研究注入鲜活素材,让“千年古县”焕发时代光彩。

高新区 全民护宝构建文保新格局 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引导全民参与,王因街道苗老师带领普查队发现4处家族遗址的故事,成为高新区全民护宝的生动注脚。发放2000余份宣传品,构建起“人人都是文保志愿者”的社会网络,让文化遗产保护真正成为大众事业。

任城区 文旅融合激活普查新动能 任城区以“活动+普查”模式掀起文保热潮,依托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节点开展主题宣传活动,组建区镇村三级联动队伍,完成全区15个镇街434个村居地毯式走访,实现221处文物点100%复查,新发现文物71处。少康湖畔的10公里竞赛跑活动变身流动宣传站,让文物知识随脚步深入民心。

太白湖新区 系统勘验织密文保新网络 29处文物点全数复查的背后,是太白湖新区文化和旅游局普查小组以辖区镇街为单元,通过村镇管区走访的形式,复查三普登记文物点,调查新发现文物点,对镇街所有村居逐一走访调查,避免遗漏;是太白湖普查队“三步工作法”的精准实施:查阅史料定方向、座谈深挖找线索、实地踏勘验真容。这种“文献+田野”双轨并进的模式,为湖区文化保护建立起立体档案。

经开区 协同作战跑出普查新速度 经开区聚焦乡土建筑保护,创新“文化遗产+”登记模式,让传统民居在普查中重获新生。通过部门联动机制,普查工作人员深入田野地头、村落与城镇街巷,通过走村入户、座谈了解等方式,结合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的新趋势,让51处文物点复查工作提前两月收官,谱写出城乡记忆保护的新篇章。

金乡县 四字真经打造普查新范式 金乡县念好“统”“融”“新”“深”四字诀,建立县镇两级联动机制,通过“青鸟计划”吸纳高校力量,通过制作短视频,利用抖音、微信朋友圈、公众号等新媒体传播矩阵创新宣传。普查队员们冒严寒、斗酷暑,早出晚归,野外到达率、调查区域覆盖率100%,完成227处文物点复查,复查率100%,新发现文物64处。

兖州区 全民参与构建普查新生态 兖州创新“移动宣传站”模式,200余份宣传折页随普查队员走村入户,应急广播与新媒体形成立体传播网。通过村居座谈会收集线索,打造出“人人都是文保员”的社会氛围,让沉睡的文物在群众参与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嘉祥县 科技赋能绘就文物新图景 嘉祥普查队化身“文物数字匠人”,使用奥维地图规划智能路线生成普查轨迹图,采用倾斜摄影实现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等不可移动文物的三维实景重建,使用自主研发的“四普绘图小工具”等软件描图,生成精准矢量图。利用地理规划软件,制作文物地图,未来面世的《嘉祥县文物地图》,将以科技之笔勾勒千年曾子故里的文化肌理。

泗水县 踏山寻宝谱写普查新篇章 泗水普查队以“铁脚板精神”走遍全县13个镇街,覆盖598个自然村,不畏酷暑严寒奔走在田间地头,穿梭在山路丛林,创新标本采集方法。381处文物点的复查与92处文物线索的新发现,摸清了全县文物资源的“家底”,见证着这支“山地突击队”用汗水浇灌出的文化硕果。

汶上县 非遗联动唱响普查新旋律 汶上创新“文保+非遗”宣传模式,渔鼓戏传承人创作普查主题剧目,让古老曲艺焕发青春。充分利用四普省级试点县的经验,“以老带新”锻炼全县文博队伍。两组专家带队开展“传帮带”实战,既完成全域普查任务,又培育出多名青年文博骨干,实现人才与成果双丰收。

2025-02-24 ——各县(市、区)创新举措夯实文化遗产保护根基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97748.html 1 济宁全域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纪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