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曲阜讯(通讯员 郑本凤)驻村工作开展以来,济宁市派曲阜市石门山镇第一书记工作队坚决贯彻落实市委“抓基层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组织各第一书记聚焦抓党建促振兴、抓发展促增收、抓民生促和谐,助推帮扶村全面振兴。
抓党建促振兴。工作队通过前期的入户走访、座谈交流,组织第一书记从最基本的督促村党支部定期组织召开“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交纳党费等工作入手,先后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00余次,第一书记讲党课活动20余次,发展党员10名、入党积极分子15名,建立起30余人的后备力量,村党支部建设更加规范有力。董庄村、韦家庄村、新洼村、屈家村等第一书记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代表到临沂红色革命根据地、曲阜市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等地参观学习10余次,进一步提升了党员的党性修养。董大城村第一书记联合济宁市司法局,组织开展“乡村振兴 法治护航”活动,分别在董家庄村、白塔村、钱家村等开展12场法治文艺演出,组织4批次220余人赴监狱接受廉政警示教育,组织顾问团开展法律咨询、援助26场次,有效助力乡村善治,相关事迹在《法治日报》等媒体刊发。
抓发展促增收。乡村要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和关键。在项目建设上依托曲阜市第一书记联盟,结合派驻镇村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资金项目统筹,集中资金创设一批较具规模、管理科学、效益良好的重点帮扶项目,切实增强产业集群效益。工作中,联合曲阜市委组织部、石门山镇统筹200万元帮扶资金,依托帮扶镇村优势资源,谋划形成“石门山镇生态农业园物联网管控平台”帮扶项目,建成投用后预计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15万元,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建设。工作队还争取到了一批因地制宜的中小型项目,包括义衡庄村电子线圈加工厂、韦家庄村面粉加工厂等项目,帮助村里解决了部分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屈家村第一书记带领村“两委”成员和草莓种植大户到平度、泗水等地参观学习种植草莓和育苗的经验做法,发挥村党组织引领和草莓育苗大户示范带动作用,采用“党支部+合作社+莓农”方式,引进新型草莓育苗繁育技术,开展本土化育苗,打造草莓育苗试验示范基地,每年可提供就业岗位30余个,带动农户人均增收2万多元。
抓民生促和谐。到村工作后,工作队引导第一书记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本着多为群众做一些实事、好事,让老百姓真真正正获得一些实惠。联合或邀请派出单位和引进企业到村开展入户走访或党建联建活动,截至目前,各派出单位已到村开展党建联建活动40余次,技术或政策下乡10余次,发放慰问金及生活物资20余万元,捐赠或协调捐赠电脑、打印机、太阳能路灯、办公用品、农业用药等物资折合人民币近50万元,铺设沥青路面2万余平方米,新建混凝土路面1万余平方米。除此之外,还组织开展健康义诊、扫雪除冰、文化惠民演出、抗旱防汛等为民活动。后夏庄村第一书记依托派出单位传统文化方面的优势,组织开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基层活动,按照“一月一主题、月月有活动”原则,先后开展了手抄《论语》、习练儒家六艺养生拳、“流动的博物馆”文物展览、组织村里的学生到孔庙孔府体验传统文化等活动8次,相关事迹先后在人民网、《农民日报》等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