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DeepSeek横空出世,不仅在全球科技圈和资本市场掀起轩然大波,更在投资和就业市场激起了千层浪。有人戏谑投资人没看出 DeepSeek 的潜力,也有人为当初拒绝了DeepSeek 的入职邀请而扼腕叹息,还有人已经在担心自己会不会因跟不上技术的快速迭代而被时代抛弃。
观点摘要:现实表明,越是面对充满变革的外部环境,越需要保持定力,修炼 “内功”。在人工智能时代,很多旧有逻辑会被彻底打破,过往的经验也可能被颠覆。但正是因此,我们更需要沉下心来,做好自己的规划,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价值坐标,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应对崭新的时代做好心理准备和技能储备。
选对适合自己的赛道是个人发展的前提,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则需要时间的沉淀。身处时代的风口,专注才是我们普通人通向成功的关键。我们必须建立起自己的价值标尺,设置好安全边际,并聚焦于社会最为需要且自己最为擅长和最感兴趣的领域。在这个技术爆炸的年代,每天都有新概念刺激着人们的神经。但历史已无数次地证明,那些真正能够改变行业格局、实现长远发展的,从来不是追风的投机者,而是坚守长期主义、潜心修炼内功的耕耘者。新的机会总会有的,与其扼腕叹息,不如抓住属于自己的DeepSeek。时代转型期最大的危险不是技术颠覆本身,而是群体性认知失调。所以我们应该做的是沉下心思,专注于打磨自己的 “杀手锏”。毕竟,真正的机会,永远属于有准备的头脑和水滴石穿的决心。
AI儿科医生上岗,
是抢饭碗还是补短板
2月17日《北京青年报》 唐传艳
背景:2月13日,在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会诊中心,一位专家型AI儿科医生正式“上岗”,与13位儿科专家共同完成了一场疑难病例多学科会诊。据悉,这是全国首个AI儿科医生,有望辅助疑难罕见病诊疗,为儿科医疗服务带来新变革。
观点摘要:在我国儿科医生仍然比较短缺的背景下,AI儿科医生的“上岗”无异于雪中送炭。尽管近年来儿科医生数量逐年增加,但儿科医生荒仍较普遍。儿科医生短缺还存在明显的地域失衡,中西部省份和基层儿科医生缺口更大。AI医生可以成为医疗资源的“倍增器”,这个“倍增器”更应该聚焦儿童医疗资源。
医学是一门人文科学,医疗要带有人的情感,患儿家长普遍重视医生的共情能力。AI可以计算概率,但无法替代医生对患儿情感需求的体察,更无法传递希望。因此,AI仅提供诊断建议,最终决策还是得由医生签字确认,不能喧宾夺主,如此才能守牢医疗技术的伦理红线,让儿童医疗不失温情与温度。还有必要出台约束性条款,避免一些医疗机构过度依赖或盲目相信AI儿科医生。
这场医疗变革不是冰冷的机器取代,而是温暖的技术赋能。当AI处理着海量数据时,医生正用专业智慧解读生命的奥秘;当算法优化诊断路径时,白衣天使始终紧握患儿的小手。只要确保正确的开发与运用,就不必担心AI儿科医生来抢饭碗,势必发挥出强大的补短板作用。这种技术与人文的共生,或许正是未来儿童医疗最美的模样。
精细化养宠为“它经济”增值
2月14 日《广州日报》 刘硕
背景:随着养宠人士对宠物的情感需求逐步增加,养宠标准水涨船高,精细化养育渐成宠物消费新趋势。
观点摘要:不可否认,养宠标准提升的原因是复杂的。这背后,既有快节奏发展下,养宠人对宠物情感需求提升的内因;也有公众消费能力增强、开始关注宠物全生命周期服务的外因。面对日益蓬勃的市场,不妨给“带娃式”养宠多点支持,让其成为拉动消费需求、拓宽消费场景的“新杠杆”。
细化规范。当前,我国对动物福利及权利方面的立法仍有欠缺,宠物服饰、食品的生产销售流通存储、宠物医疗救助以及寄养等都欠缺针对性的法律法规。随着宠物角色和养宠理念的转变,宠物身上不仅有情感纽带的维系,也关联着大量的财力物力投入。面对新形势新变化,还应加快推动相关立法工作,以司法手段捍卫养宠人权利,给养宠家庭提供法律护航。
强化监管。产业的长效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监管。当前,宠物产品五花八门,宠物商店、医院遍地开花。市场热辣滚烫之余,宠物商品质量标准、宠物赛道从业人员资质等仍存在不少问题。基于此,有必要加强监督管理,让产品合格、商家合规,让养宠人放心买单,推动宠物经济良性发展。
为什么老人更信任带货主播
2月14 日《北京日报》 高源
背景:88元的电磁炉、300元的貂皮大衣、800元的三无“旗舰手机”……据媒体报道,部分中老年人沉迷直播间“买买买”,甚至对很多“一眼假”的商品深信不疑。
观点摘要:稳重靠谱、勤俭节约大半辈子的父母,怎么一进直播间就变得头脑不清了?事实上,相当一部分直播间早就设计好了“请君入瓮”的剧本。比如,一些平台上线“看直播领红包”奖励机制,父母看中积少成多的提现,平台则借机推送广告、直播引流。面向“有闲有钱”的中老年群体,直播间赛道越分越细,从日用百货到文房器玩,从形象管理到养生保健,“总有一款适合你”。加上“不买即错过”“跑单就拉黑”的高密度输出,很多年轻人都“把持不住”,难保父母不会疯狂“剁手”。
面对种种问题,相关部门与平台当然要守土尽责,但子女也要看到“无效网购”背后的心理需求。曾有媒体搞过调查,超四成受访者直言,相比家人,父母更信任主播。于老人而言,子女忙于工作、疏于陪伴,主播的费心笼络、嘘寒问暖,让他们获得前所未有的社交满足。这个意义上,只有年轻人多跟父母沟通,多讲讲网上的门道,老人获得了足够的关爱,恢复对生活的掌控感,无意义的网购才能少些。
(华峰 辑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