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曹明昊 杨帆)2024年以来,山东公用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从加强政治建设、压实主体责任,强化党纪学习、加强廉政教育,完善制度建设、规范权力运行,聚焦监督重点、强化日常监督,运用精准执纪、监督“四种形态”五个方面开展纪检监察工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环境。
加强政治建设、压实主体责任。一是加强理论武装,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等形式,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落实主体责任。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纳入年度工作总体布局,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2次,研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任务,明确职责分工,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三是强化监督责任。公司纪委认真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聚焦主责主业,加强对党委履行主体责任情况的监督检查。协助党委制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清单,细化监督任务,明确监督重点,督促相关企业及时整改落实,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强化党纪学习、加强廉政教育。一是聚焦“学党纪”主线,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定力。二是以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组织开展“一月一主题、一月一警示”教育活动。各权属企业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20余部,参观廉政教育基地10次,举办廉政专题党课5场,通过剖析典型案例,深入分析违纪违法原因和后果,使党员干部深刻汲取教训,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三是加强廉洁从业教育。将廉洁从业教育纳入新员工入职培训、干部任职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法纪教育进家庭、举办廉洁从业专题培训、开展廉洁承诺活动等方式,教育引导广大员工特别是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全年累计开展廉洁从业教育活动5次,签订廉洁从业承诺书50余份。
完善制度建设、规范权力运行。一是健全廉政制度体系。公司党委、纪委结合企业实际,对现有廉政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和修订完善,形成了一套更加科学、严密、有效的廉政制度体系。制度内容涵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廉洁自律、监督执纪、内部审计等各个方面,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二是加强制度执行监督。强化制度执行的刚性约束,公司纪委加大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健全制度执行监督机制,定期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各项制度执行到位。三是规范权力运行流程。按照“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的原则,进一步优化权力运行流程,明确各权属企业、职能部门及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和工作流程,建立健全权力制衡机制。
聚焦监督重点、强化日常监督。一是加强对重点领域的监督。围绕工程建设、招投标等重点领域,公司纪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走访、个别谈话等方式,深入排查廉政风险点,制定防控措施。二是强化对关键环节的监督。紧盯干部选拔任用关键环节,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把关审核。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认真履行民主推荐、组织考察、任前公示等程序,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的监督,防止“带病提拔”“带病上岗”。三是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建立健全党员干部廉政档案,对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加强对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监督,通过开展廉政谈话、走访社区、开展家庭助廉活动等方式,了解党员干部的生活圈、社交圈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党员干部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运用精准执纪、监督“四种形态”。公司纪委加强对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学习研究,准确把握每种形态的适用情形和政策界限,根据党员干部违纪行为的性质、情节和危害程度,合理运用相应形态进行处置,做到精准执纪、依规执纪。进一步加大第一种形态的运用力度,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监督,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