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鲍童 通讯员 张子洋 张惠亚
春节假期刚过,鱼台县迅速从“假日模式”切换到“工作模式”,全县各企业开足马力,奋力冲刺首季“开门红”,奏响了一曲激昂的新春奋进曲。
在新加坡金鹰集团年产60万吨莱赛尔纤维项目现场,建设正热火朝天。该项目计划投资110亿元,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建成后将成为国内产能最大的莱赛尔新材料生产基地。赛得利集团莱赛尔项目副总监卢嘉昊介绍,项目创造了集团项目实施最快纪录,目前办公区已建成投用,桩基施工全部完成,围墙、道路等辅助设施基本完工,3月将启动主厂房建设,第一条生产线主工艺设备已完成采购,8月进场安装,年底建成投产。
济宁政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内机器轰隆,产线繁忙。该公司主要从事PE新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以上 。“我们这批产品是年前就接到的客户订单,初六我们就全员进行了复工复产,四条生产线现在已经全部开足马力,确保这批产品在规定时间内交到客户手中。”公司经理杜海汝表示。
同样,在济宁安泰矿山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零部件加工车间内,自动化设备正有条不紊地运作。为了按期完成年前订单,从铸造、加工到装配的36条全自动生产线已满负荷生产。
取料、缝纫、堆折……在山东格瑞泰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防炎布生产线开足马力,机器声、人声交织,一派繁忙景象。
“为了完成海外订单,我们正月初六就复工复产了。”山东格瑞泰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春霞介绍。近年来,公司坚持以增资扩产集聚发展动能,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加快产业升级,实现经营业绩稳步增长。
“今年计划投资3300万元,新上1000万米安全网生产加工项目和缝纫自动化设备,推出折叠筒、无纺布车罩两款新产品。项目达成后,预计年度新增出口额 6000万元。”吴春霞表示。
新年刚开工,为完成年前积累的订单,济宁金秋工贸有限公司争分夺秒抢工时,生产车间内80多台机器火力全开。据济宁金秋工贸有限公司副经理赵琳介绍,企业订单一直爆满,为了达成目标,企业紧锣密鼓地排产,确保满足客户交付计划。
“我们对金秋工贸、金筑工贸等重点杞柳出口企业靠上服务,现场解决企业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企业抓订单、拓销路,目前9家出口企业已全部复工复产,全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清河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欧阳奇说。
鱼台县多部门协同,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工信部门组建专家团队,“一对一”帮扶企业,解决设备故障、原材料供应等难题,提升生产效能。商务部门简化项目审批流程,全程电子化,压缩办理时间,助力项目落地。人社部门举办大型招聘会,搭建人才供需对接平台,保障企业用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