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书
“散文是说我的世界,小说是说别人的世界,诗词吟我情怀,戏剧演众生百态。”这句源自著名散文家红孩的话,近年来影响着一批批的散文创作者,他们以我墨绘我意、我意传我思的创作旨趣,或书写祖国的大好山河,或言说自我的内心世界,抑或描绘人间烟火,无一不是将自我感悟与时代脉动紧密相连,展现出文学的独特魅力与深远意义。王永武的散文集《俺是山东人》正是这样一部让人心生敬意、倍感亲切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他用洞察的视角、温情的笔触、触动灵魂的文字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山东人的成长历程、情感世界和人生哲思。
《俺是山东人》是沉思者的文学,更是行走者的文学。三十多年来,王永武带过兵、扛过枪,当过记者,进过职场。但对故土的深情是他创作的源泉、力量。在作品开篇,他以一种近乎宣言的口吻,道出了他对家乡的挚爱。这份情感,既根植于对故土的依恋,也源自对齐鲁文化的崇敬。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每当闭上双眼,那些淳朴善良的乡亲们,那些记录着岁月痕迹的老屋与古道,清晰而温馨地浮现在眼前。最终,化作笔下温暖的文字缓缓流淌,随着思绪起伏,定格在时光的长河中,雕刻在心灵的史册上。
作为物质的故乡,王永武有太多太多的话说,但他心里明白的是,物质的故乡是乡土情怀的吟唱,是历史长河的追溯,而精神的故乡则是民族精神的颂扬。基于这一认知,他将笔锋悄然转向了军旅生涯的描绘,转向了火热的演兵场。在《当兵入伍引路人》《新兵雪趣》等篇章中,他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小故事,再现了从一名普通青年成长为一名军人的心路历程。
山东人的豪爽性格,养成了他直率真诚的处世态度,更养成了他朴实的文风。
在这部散文集中,王永武将个人情感与记忆融入到黄河故道的描绘中,让读者在阅读时仿佛穿越时空,体验到那份纯粹与真挚,回到那个充满故事与回忆的年代。黄河,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他笔下流淌出与常人不一样的情愫。黄河故道,作为历史与自然的交汇点,承载了太多的过往与期盼。出生于夏津黄河故道的王永武深谙这里的一草一木,有过穿行古桑树行子的快乐,有过欣赏聆听夏津架鼓舞的喜悦,那些欢快的笑声时常回荡在他的耳畔。而黄河的每一次泛滥与治理,都深深烙印在他的记忆里,成为他一生中不可磨灭的痕迹。在《黄河故道拾忆》的篇什中,作者以一种沉重的叙述,揭示了黄河两岸人民如何与这条既滋养万物又带来灾难的河流进行不屈抗争的图景。历代生活在这里的人民,面对无情的洪水与自然灾害,展现出惊人的毅力。他们用勤劳的双手重建家园,恢复生产生活秩序,这些既是对历史沧桑的回顾,也是对山东人民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精神的颂扬。
在与文学大家的深度对话中,王永武为读者开辟了一条通往心灵启迪的非凡路径。这些访谈,将言语层面的交流上升为思想的碰撞与灵魂的深度交融。通过与文学巨匠的对话,作者不仅学习了文学前辈的精湛技艺与创作心得,更深刻地体会到前辈们对文学的执着与热爱,以及他们面对生活困境时所展现的智慧与哲思。这些智慧与哲思业已成为他散文创作的灵感、源泉。在《臧克家:“老顽童”的童趣》这一篇章中,王永武细腻地勾勒了与文学泰斗臧克家的相处细节,特别是那些体现臧老纯真乐观生活态度的片段。无论是与孩童嬉戏,还是在庭院中亲手栽种花草,都生动展现了臧老平易近人、童心未泯的一面。
纵观散文集《俺是山东人》,我视它为将生活智慧隐于朴素之中,将哲理潜藏于平凡叙事的佳作,是一部关于亲情、友情、爱情及个人与社会关系思考的力作。它细致入微地诠释了一个山东人的成长轨迹、内心宇宙以及对生命本质的省思。成为一种对生命不懈追求的精神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