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6日
第08版:

乐考促乐学 趣味大闯关

■济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传伏

临近学期结束,我市各小学全面落实“双减”政策,推进“五育”并举,拓宽多元化评价渠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组织一二年级开展丰富多彩的乐考闯关活动,让孩子们在乐中学,乐中考,融学于用,应用所学。

取消笔试考试

学无“纸”境 可乐“无”笔

山东省教育厅2024年年初就印发了《全面推行小学一、二年级“乐考”工作的通知》,自2024年春季学期期末开始,在小学一、二年级全面取消笔试考试的基础上,由各学校自主创设闯关式、任务式、探究式等测评活动,采取游戏化、情景化、模块化、项目化等形式实施“乐考”。通知要求充分考虑学生学情和个性特征,注重任务多元,并鼓励学科融通,打破学科界限,由多学科教师共同设计“乐考”活动,同时鼓励各地将“乐考”理念融入日常教学,以“乐考”促“乐教”“乐学”。

在济宁市实验小学,为确保“乐考”测评顺利进行,各校区教师群策群力,寓教于乐,制动了详细的考查方案。孩子们面对的不再是单一枯燥的纸质题目,而是一个个充满趣味的学习游戏。语文关卡里,有“识字小能手”“小小朗读者”“演讲小达人”等项目,学生们在拼音、字词、句子、篇章的海洋里畅游,尽情展现自己的语言魅力。数学关卡则设计了“口算小达人”“图形探秘”“解决问题我最棒”等挑战,极大地提高了孩子们学习兴趣。该校红星校区一年级一班陈璟悦小朋友告诉记者,她最喜欢“识字小能手”这个项目,平时父母教的那些生字,这次考试她都能熟练认出来,感觉特别有成就感。

此外,该校任和校区还创新乐考形式,一年级以“十二生肖”为主题,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趣味完美结合设计了十二个关卡,让每一位参与其中的学生,都踏上了一场探索与发现的奇妙旅程。二年级则根据地方特色文化设计了“跟着李白游济宁”多学科融合闯关活动。“看地图识方向”,通过观看李白游历地图,考察学生数学知识中对方向的认知;“太白楼吟古诗”,通过背诵李白诗歌考察学生语文功底;“运河畔来歌唱”则通过歌唱赞美家乡的乐曲,考察音乐掌握能力。“通过这种多科融合,寓考以乐的考试形式,极大提升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专注度,也真真实实摸底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济宁市实验小学副校长李平表示。

落实教育评价体系改革

“知识本位”让位“素养本位”

记者获悉,为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推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价值观、教育观,用教育评价“指挥棒”推动教育强市建设,2024年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了《济宁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方案要求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教育评价改革的根本标准,把指导学校构建全环境育人体系作为突破点,推动教师践行教育育人职责作为着力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落脚点。

“乐考”测评无疑是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尝试。

在济宁市霍家街小学立国校区,“乐考”测试中,一二年级的孩子们做起了科学小实验,比起了校服整理收纳,玩起了“诗歌大转盘”……让同学们在游戏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师们精挑细选出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活动,同学们都非常激动,在轻松愉悦有趣的氛围中,考察自己的各项本领。”该校崔亚男老师表示。

“我认为低年龄段孩子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分数反而不重要。这些乐考活动考察的是孩子们的综合素养,我觉得很有意义。”一位家长对记者表示。

“教育需要培养人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首先要培养孩子们的学习乐趣。乐考让教育重拾了出发的本义,也是我们下一步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方向。”任城区教体局教育科科长王景然表示。

乐考既要关注“乐”,又要关注“考”。对于广大教师来说,相比于传统的纸笔测试,乐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济宁市东门大街小学运河校区的教师们针对乐考测评,按照学科特点,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制作了丰富多彩的学具,设计了各种有趣的考核内容。同时,将乐考理念融入日常教学,在作业设计、随堂检测中普遍使用,以乐考促乐教乐学。

▲ 市实验小学任和校区多学科融合寓考以乐。

◀ 市霍家街小学考察学生动手能力。

2025-01-16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95580.html 1 乐考促乐学 趣味大闯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