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目营
近年来,邹城市峄山镇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创新建立“亲清相峄”服务企业品牌,成立“亲清相峄”为企党员服务队,全面激发镇域经济发展新活力。
提升政务服务质效
打造营商环境“新名片”
优化服务布局,拓宽服务渠道,转变服务方式,打造“峄事易办”政务服务品牌。完善镇为民服务中心大厅功能布局,整合商事登记、市场监管、经济发展等有关部门人员力量,设立服务企业专窗,最大程度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实现企业事项“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明确13名“亲清相峄”党员服务队员开展全流程帮办代办服务,企业事项办理时间、所需材料均压减30%以上。把民营经济创业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全面提升用气、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套。打造园区服务中心,设置园区服务工作岗位,明确服务专员,让企业不出园区便可办理需求事项,目前,园区入驻高端装备、机械加工、新型环保类企业共计28家。组建工业自动化产业、机电设备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三个服务小组,抽调8名精干人员集中办公,常态化开展入企走访活动,了解企业所需,解决实际困难。2024年,为企业解决资金、技术、用地、用工难题60余个。推动鲁威液压、新阳光环保等6家企业与高校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引进外国专家1名、海外留学生1名,建设校外实践基地1处,帮助企业招引各类人才100余名。
强化资源要素保障
厚植产业发展“新沃土”
围绕机械加工、环保建材和智能装备三大主导产业,着力在要素保障、企业培育、链条延长上下功夫,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内生动力、发展活力和整体实力。每季度定期召开“政金企”座谈会,邀请市直部门、金融单位参加,帮助企业破解基础设施配套、手续审批办理、融资贷款等方面的瓶颈制约。2024年,帮助6家企业与金融机构签订用款协议。建立健全企业“培育库”,制定“种子”“幼苗”“准四上”企业梯次培育计划,对全镇重点企业分类建档,一企一策助力企业成长。全镇新增纳税企业11家、大院大所实体化运作创新载体1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入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家、省瞪羚企业1家、济宁市制造业单项冠军1家、省创新型中小企业7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3家。根据产业发展现状,编制产业图谱、绘制招商地图,定期组织企业到长三角、珠三角等先进地区开展招商推介会活动,精准招引链上企业,实现延链、补链、强链。先后赴北京、杭州、南京等地开展招商活动15次,举办招商推介会2次,成功招引落地亿元以上项目2个、储备重点在谈项目8个、拟签约项目3个。
推动惠企政策落地
奏响企业培育“交响曲”
围绕企业需求,将惠企政策分为金融类、奖补类等5种类别、43项,通过多种渠道加强惠企政策宣传,积极指导企业申报高企、创新型中小企业,推动惠企政策精准直达、落实见效。线上利用惠企通、政府网站、微信等宣传手段,积极宣传各级惠企政策,详细介绍申报、用策流程,不断提高企业对政策的知晓率。线下精心编印《惠企政策解读汇编》《年度招商引资手册》《“亲清相峄”党员服务队联系卡》,结合常态化入企走访,将最新惠企政策第一时间精准投放到各家企业。邀请发改、工信、税务、金融等部门业务骨干定期开展线下培训解读,讲深、讲透、讲明政策要点,解决企业在用策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指导企业用足、用好、用活惠企政策。2024年,开展线下宣讲会6次,解决企业用策疑难40个,成功为7家企业争取省级研发补助,为1家企业争取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为1家企业争取省重点扶持区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项目,为1家企业争取省级DCMM贯标试点,进一步激发了市场活力,助力企业发展壮大。
(作者系邹城市峄山镇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