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广峻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家家户户都盼着孩子能有好的教育,老人能有好的养老服务,年轻人能有更多发展机会。每个家庭成员都有对幸福生活追求的着力点,在追求中体现的精神风貌就构成了家风。幸福家庭既有物质生活的丰富,更有精神生活的充裕。良好家风是家庭幸福生活的基石,具有涵养道德、厚植文化、润泽心灵的德治作用,对构建和谐家庭环境、和谐家庭关系,铸就幸福生活具有重要作用。
不管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好家风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也是一个家庭可以传于后世的永不过时的传家之宝。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在对美好生活的奋斗和实现中,我们要重视良好家风的建设和传承。
好家风具有丰富的内涵,体现到个人、家庭、国家三个层面。个人层面表现为向上向善、担当自律。向上向善意味着积极进取、奋发有为、明德惟馨、择善而从。担当自律意味着对家庭幸福生活的付出与努力,对美好生活充满自信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的自我约束,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家庭成员的思想和行动中;家庭层面表现为孝亲敬老、勤俭持家。孝亲敬老不仅局限于物质上的供养和身体上的照顾,更应该包括精神上的陪伴和情感上的交流。勤俭持家意味着家庭要理性消费、合理规划,不去攀比,体现为俭朴、自律和自强不息的生活态度;国家层面表现为爱国爱家、家国一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富强家庭才会幸福。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永远的榜样。好家风的构建与传承父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不仅要提升自身道德修养,给孩子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还要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向孩子灌输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勤奋、自强、尊重等基本道德规范,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极面对学习、工作和生活。
基层社会治理需要和谐包容的社会氛围,每个小家庭的和谐幸福带来的是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好家风的培育与弘扬,政府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在政策制定上要体现对家风建设的重视,将家风建设纳入社会治理体系之中,通过社区、村居等基层组织,利用宣传、教育、评选等各种具体形式,推动家风文化在基层落地生根,促进家风与社风民风互动,通过家风建设,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好,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的社会氛围。此外,要强化党员干部家风建设,要求党员干部带头树立良好家风,做到廉洁自律、以身作则,为全社会树立榜样。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有机组成部分,二者相互影响,好家风引领人向上向善,不良的家风会败坏社会风气,社会风气同样也会影响家风。在社会层面上,我们要充分发挥媒体宣传与舆论引导作用,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塑造健康向上的公共话语空间,深入宣传报道在家风建设上取得显著成效的家庭和个人,书写更多更温馨的新时代家风故事,营造和谐幸福的社会氛围。
(作者单位:中共济宁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