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4日
第04版:

挺膺担当践使命 踔厉奋发启新程

农行济宁分行以实干实绩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

深入某科创企业生产车间调研经营发展状况

实地调研大蒜产业融资需求,创新推出“农银金蒜贷”产品

举办“歌唱祖国 我心向党”庆祝建党103周年文艺汇演

与济宁太白湖新区管委会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通讯员 李长密 冯利娟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作为植根于孔孟之乡的国有大型银行,农行济宁分行锚定“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服务实体经济主力银行、客户体验一流智慧银行”定位,勇于“走在前、挑大梁”,大力倡导“严、紧、惠、新、实”内部管理理念,紧紧围绕全市社会经济发展重心和重点任务,全面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创新优化业务模式,提升“三农”服务水平,着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用实干争先的作风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奋力谱写推动济宁高质量发展的“农行答卷”。

截至2024年末,该行各项存款余额1235.94亿元,较年初增加143.54亿元,同比多增54.6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770亿元,还原信用卡总行落账等因素,较年初增加119亿元,居全省农行系统第2位,其中,个人贷款较年初增加41.47亿元,增速13.88%,居全省农行系统第1位。各项存款、各项贷款增量均突破百亿元大关,连续三个季度荣获“服务实体经济突出单位”等荣誉称号。

优化金融供给 服务实体经济展现新作为

作为党领导下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农行济宁分行始终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己任,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适配度,主动服务全市重大战略和实体经济重点领域,进一步加大金融创新和信贷投放力度,在信贷政策、信贷规模、贷款利率、审批权限等方面积极向上级行争取政策,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信贷资金,全力保障招商引资、产业转型升级、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项目的融资需求。截至2024年12月末,该行对公贷款总量达429.9亿元。

项目是支撑济宁经济持续发展的“发动机”。农行济宁分行积极参加市政府举办的各类项目推介会,主动对接全市重点项目融资需求,实施总省市三级行联动配合机制,高效推进项目用信。2024年以来先后为宁德时代、尼山圣境(鲁源小镇)、方特东方欲晓等30余个市级重点项目投放贷款51.18亿元。高效审批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项目4个并实现系统内首笔投放,年末余额达3.12亿元;坚定不移支持文化“两创”,年内新增“儒源文旅系列贷”6.93亿元,有力支持了地方文旅产业发展。

小微企业有动力,经济发展有活力。在2024年信贷投放中,农行济宁分行充分发挥“小微+”引擎作用,主动对接涉企政府部门,常态化组织“搭普惠金桥 助企业攀登”银企对接活动,精准开展“1+7+N”上门走访活动,针对民营经济活跃和小微企业“短、小、频、急”融资需求特点,大力推广“纳税e贷”“抵押e贷”“科技e贷”和小企业简式快速贷等针对性线上金融产品,着力提升网点综合服务能力,切实提升小微企业信贷获得感。全行累计开展活动30余场次,涉及小微企业1000余户。2024年,该行普惠贷款余额连续突破100亿元、110亿元、120亿元大关,普惠金融专项评价始终保持在全省农行系统内前列,累计投放供应链融资10.72亿元,创历史新高。

坚守主责主业 服务乡村振兴展现新担当

作为服务“三农”的国家队、主力军,农行济宁分行围绕济宁地域特点和资源禀赋,不断完善“三农”金融服务体系,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质效。截至2024年末,全行县域贷款余额567.84亿元,较2024年初增长72.30亿元,增速14.59%,高于全行贷款增速2.45个百分点。涉农重点项目审批个数、县域贷款日均增量、乡村产业贷款增量均居全省农行系统第一位。

在助力城乡融合发展方面,主动对接地方政府乡村建设规划,自觉融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工作大局,出台金融服务乡村建设行动方案, 常态化开展“送服务进市场、进企业、进农户”等专项营销宣讲活动,组织金融干部赴镇街挂职,搭建政银合作桥梁纽带,深入了解乡村信用状况,不断增加有效信贷投放规模,深入乡镇一线充当政银合作助力乡村振兴的“联络员”,搭建政银合作桥梁纽带,举办惠农产品宣讲会,打通服务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

在支持乡村产业方面,深化与市乡村振兴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合作,紧密结合“强基蓄能大走访”“万企兴万村”等行动,建立乡村产业重大项目库和重点客户名单库,实施产业集群批量化、表单化作业模式,不断做大金乡大蒜、鱼台大米等特色优势产业金融支持。积极探索金融服务乡村特色产业新模式,将金乡大蒜作为“三农”特色押品,创新推出“农银金蒜贷”产品,2024年累计投放1.98亿元,有力助推了乡村产业健康持续发展。2024年末,乡村产业贷款余额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较2024年初新增31.85亿元。

在服务乡村建设方面,制定金融服务乡村建设行动营销手册,打造“乡村建设贷”产品包,积极支持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以乡村清洁能源建设等领域为重点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项目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贡献金融力量,全行乡村建设贷款余额达70.72亿元,较2024年初新增2.61亿元。

聚焦科技赋能 服务智慧建设展现新风貌

做实科技金融大文章,强化科创企业综合服务能力。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和国家政策,农行济宁分行持续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服务流程,让资金活水精准滴灌至每一个需要支持的科技企业,为新质生产力的持续培育和发展厚植金融土壤,成功实现梁山挂车产业“数转贷”业务新突破,并发放首笔“数转贷”700万元,2024年累计新增科技型企业贷款48.29亿元。

做细数字金融大文章,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该行深入推进“掌上银行”工程,建立应用“生态圈”,为市民提供便捷、高效、温馨的线上金融服务。持续推动场景模式创新,不断优化升级“智慧管家”“智慧配餐”等系统平台。积极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围绕村务、党建、乡村旅游、农业服务等业务,打造数字乡村业务平台,带动乡村数字化发展。持续组织开展农业产业链、县域专业市场、智慧乡村、县域农村商圈等重点领域场景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融资+融智”服务,提升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

加快县域网点智能化改造和服务转型。农行济宁分行主动调整优化网点布局结构,前瞻性在城乡结合处和重点企业客户驻地建立自助服务银行5处,有效补充物理网点的空白,为农户提供更加普惠化、便捷化的金融服务。严格落实总省行党委工作部署,将社会责任与发展理念有机融合,通过科学规划布局、优化动线设计最大化盘活行内闲置空间,打造了济宁分行首家“5G+智慧网点”客户体验中心,并借助于智慧互动场景,探索将金融“五篇大文章”具象到物理网点反馈,让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能看得见、摸得着、轻松体验。同时,在打造过程中,该行创新性融入儒家文化元素以及更多智慧化、适老化元素,探索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生动实践,让客户享受科技惊喜与乐趣的同时,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厚植为民情怀 服务升温工程取得新成效

优质服务暖人心,践行宗旨为百姓。农行济宁分行认真落实省行党委“服务升温”工程有关部署,积极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通过升级服务环境、完善功能分区、加强现场管理、优化服务流程等举措,真正把农行网点打造成服务民生金融的主渠道、主阵地、主场所,赢得众多客户的信赖与好评。

不断优化服务水平,提升客户服务体验。组织开展“优化客户服务模式”大讨论,围绕“提升服务质效”和“创新服务产品”两个方面展开研讨,真正落实“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的要求,持续改善现金使用环境,优化支付生态流程,丰富移动支付产品供给,在辖内所有网点统一配备“零钱包”,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金融需求。全面做好“服务升温”品牌建设,配齐配全各类便民设施,提升网点适老化服务水平,组织开展厅堂焕新活动,推进标杆网点创建,开设“金融知识微课堂”,积极宣传个人养老金、防欺反诈等方面的金融知识,持续推进服务示范引领。2024年获评总行级“农情服务”标杆网点2个、适老化服务标杆网点3个、省级最美工会驿站1个、市级最美工会驿站4个、市级“农情暖域”服务升温标杆网点5个,网点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

不断完善消保机制,提升群众满意度。实行消保工作横、纵向双线考核,形成“全行管消保,全行为消保工作负责”的工作格局,构建了“投诉处理——溯源整改——业务改善”的消保良性循环体系,创新实施全流程投诉管控,推动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体系不断优化完善。年内举办“行长接待日”活动,先后开展了“海岱农情”主题宣教、“3·15”金融消费者教育等系列宣传活动。及时做好客户急难愁盼问题解决,狠抓全行优质文明服务工作管理,切实做实、做细、做优前端对客服务,服务类投诉、12345不满意工单均实现环比下降,群众满意度有效提升。

新征程的号角已然吹响,前行的步履愈发铿锵。农行济宁分行将牢牢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坚守服务“三农”主责主业,以更大力度做好“五篇大文章”金融服务,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农行力量。

2025-01-14 挺膺担当践使命 踔厉奋发启新程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95389.html 1 农行济宁分行以实干实绩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